-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在园林设计中的审美效应
竹在园林设计中的审美效应
张伏虎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摘S688.9 文献标识码:A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Banboo in the garden design
Zhang Fuhu
(Art and Media College ,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Hubei Wuhan, 430023)
Abstract: Bamboos in the classical gardens in China are used perfectly, and so far for people to learn from. Viewing with outer beauty and inner beauty , this paper discours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bamboo in garden desig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western gardens It puts forward the trend of bamboo in garden design,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 traditional
Garden essence and western reason theory, and creates more mov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amboo scenery.
Keywords: aesthetic effect;outer beauty;inner beauty
1 “竹”的造园史略
中国人爱“竹”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其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商代的竹简,9世纪中国已开始用竹造纸等等都与“竹”息息相关。同样,在园林艺术上,“竹”以其所体现的自然、纯朴的风格形态,无论是在意境深远的古典园林,还是在色彩斑斓的现代园林中,都是以最为原始的盈盈翠绿,成为广受欢迎的造园植物材料之一。
竹子是我国古典风格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古人很早就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尚书·禹贡》中有记载:“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拾遗记》中也有记载:“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也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士大夫崇尚清淡雅致,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成了一时之风尚,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的盛行,而竹子造景也随之融入到造园一书当中,并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唐宋和明清时期,这种寄情山水,强调自然的造园手法上到皇家园林,下到私家园林,甚至是小家碧院中到处可见以“竹”来造景的园林艺术形式。 总之,竹子因其特殊的美感和自然物性,一直成为中国园林中最具特色、不可缺少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在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为宗旨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竹”的显性与隐性美学效应
显性美是事物表面特征形态所呈现的直观的美学形态,隐性美为事物通过其各种形态特质使人产生某种思想的共鸣。显性美是表象的,是一切审美的基础,隐性美是内在的,心灵的,显性美让隐性美得以呈现,隐形美让显性美得到提升。显性美和隐性美在事物的审美观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通过各种形式创造出不同的竹景画面手法非常多。总体而言,竹子造景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2.1“竹里通幽”与“淳朴壮观”之美
园林设计中最常见的竹子有:毛竹、刚竹、龟背竹、慈孝竹等等。这类竹子外形挺拔秀丽,多以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在传统园林中,人们通过群植或片植创造竹径通幽的竹道景观,两旁密密麻麻向垂直向上的竹子夹着狭窄而弯曲的小道,形成“蹊径盘而长,曲径通幽”的整体效果。而这些高大乔木状的竹类,如毛竹、麻竹、刚竹等,修竹夹道,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的生动景色。而这种手法,也被大刘孝先写出“竹风声若雨,山虫听似蝉”的诗句。
2.2“移竹当窗”与“粉墙竹影”之美
《园冶》有云:“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拢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作为传统园林的典型表现手法,“移竹当窗”通过窗前的竹子,在漏窗的框取之下,形成独特框景效果,恰如一幅图画嵌于框中。这种手法在传统园林中随处可见。如苏州的网思园和拙政园的很多漏窗都采取“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编程手册.pdf VIP
- 注册环保工程师之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2025春议题式导与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教用).docx
- 存储架构优化方案.docx VIP
- 中医在抑郁焦虑调理中的思路.pptx VIP
-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pptx VIP
- 脾梗死护理个案.pptx VIP
- GB∕T 40685-2021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pdf
- 变配电所二此设备应急故障处理—变配电所保护误动和拒动故障查找处理(高铁变电设备检修).ppt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复习必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