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分析及思想性论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人物分析及思想性论文

《红楼梦》之所以至今仍能激荡广大读者的心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大批成功的艺术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是《红楼梦》一书的核心人物,这三个人的情爱和婚恋始终是全书最扣人心弦的焦点。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表现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即“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争。其中第三十六回是贾宝玉感情的分水岭,使他的感情从“与生俱来的一段痴病”变成了有过生命体验与深刻思考的选择。[1]从此,贾、林、钗三人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其间的爱情与婚姻活动也随之展开。这种恋爱婚姻悲剧,对封建礼教及婚姻制度产生了深刻的批判作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分析贾宝玉的性格分析贾宝玉是《红楼梦》的核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书中诗词写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以及他的祖宗是开国勋臣,父辈贾敬、贾政之流,或是科第出身,或曾做过学差,家中经常有一些门,都是讲究学问的。在这样贵族环境中,身上有着浓厚的贵族公子哥儿的气息。但宝玉在父母心中是个逆子,父亲说他是不肖孽障,母亲说他是孽根祸胎。他周岁时,百般不抓,单抓脂粉钗环来玩,父亲不悦,说他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只有祖母钟爱。贾宝玉从小生活在女人堆里长大,他的特点是在“内帏厮混”,这是影响他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他的越出封建礼教界限的思想和行动,有了赖以生长和发展的温床。他虽有浓厚的公子哥儿的气息,但他没有过早地沾染上封建社会的某些腐化堕落的恶习,受到封建礼教严格的训戒,甚至对封建社会的某些腐朽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因而产生反感。在贾母的溺爱下,他得以保留自己小小的精神活动的空间,使他追求个性自由的要求,有了一定发展的时机。他十来岁就聪明乖觉,百个不及。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2]体现了爱慕女性,尊重女性的思想。这种先进的思想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所不容。贾宝玉的性格主要特征是叛逆,其中“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士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愿意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对程朱理学的怀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这充分显示了他对封建君主制度的不满。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2]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也反映了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林黛玉的性格分析林黛玉,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主线之一。书中第二回写到她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加上父母独爱,把她当男子来培养。这让她从小有一种优越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初步形成了较高的自我成就欲求和富贵小姐的自我意识,情绪上表现为自尊、自重、清高。林黛玉体质纤弱,但天资聪慧,在书香之家又得雨村的教导,使其极富有才情。由于母亲早丧,她才寄居贾府。后来父亲也去世了,就被贾府所收养。这样的身世遭遇形成了自尊心极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清高孤僻、天真率直的性格。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和敏感的性格。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时,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从这里看出,林黛玉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体现了林黛玉是个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敏感多疑的性格。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 “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 ,“行动爱恼人”, “天性喜散不喜聚”。这些性格的背后体现了林黛玉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有着强烈的人格意识的“异样女子”。[3]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的,她“态生两靥之愁”?,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中的黛玉葬花足以体现她的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以落花自比,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抒写了她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3]林黛玉的遭遇和极富才情,培养了她清高孤僻和天真率性的性格。书中写北静王的香珠串被她骂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甚至在嫡亲的外祖母面前也没有过讨好殷勤。她身居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