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

* 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 【备考目标】 1.一、理解(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二、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三、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识记好通假字   识记课文中的通假字。正确识别通假字才能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义。 2.积累好高中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3.掌握好文言实词的一般常识 (一)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如江、河、脸、身、口、诗、 (2)词义缩小 如汤、金、坟、禽、臭、子、让 (3)词义转移 如兵、涕、闻、牺牲、勤 (4)色彩变化 如谤、复辟 (5)词义强化、弱化 (二)单音词和双音词 单音词占绝对优势,翻译成现代汉语变双音词 双音词:不要将其作两个词解。如 单于、可汗、葡萄、琵琶 翩翩、奄奄、区区 倜傥、徘徊、觳觫、须臾、逡巡、披靡 天下、足下、太子、相公、君子、率尔、阿母 同义复词:两个同义词构成 专由、从许、婚姻、饥谨、恭敬、恐惧、开张 偏义复词:两同义词或反义词合成,一表义,一陪衬 异同、公姥、父兄、缓急、弟兄 (三)训练好读解实词的基本技能  联系语境、结合上下文文意、观察词语间相关配搭从而从多个义项中筛选、推断词义。 词类活用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特点:宾语为行为动作的施动者。 译法:“使……” 1.动词作使动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2.形容词作使动 春风又绿江南岸(《船泊瓜洲》)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忧劳可以兴国(《伶官传序》) 3.名词作使动 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特点:表示“(主)认为(宾)怎样 ” “( 主)把(宾)当作什么” 译法:“认为……”“把……当作……” 1.形容词作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2.名词作意动 孔子师郯子(《师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三、名词动用 特点:表示与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译法:常重现该名词 规律:以下情况必为名词动用 1.名词+宾语,句中无动词谓语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孟子》) 2.介宾短语前的名词 浴乎沂,风乎舞雩(《侍坐》)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3.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4.“而”字前后的名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客逾庖而宴(《项脊轩志》) 四、名词作状语 规律:动词谓语前的名词若非主语,必作状语。 1.表行为动作的特征、状态 译法:“像……那样” 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 其一犬坐于前(《狼》) 2.表行为动作的方式 译法:“用……的方式”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3.表行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译法: “用……”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4.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译法:“在……”“向……”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5.表动作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