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四首》《子规》《葡萄》.ppt

《咏物诗四首》《子规》《葡萄》.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步骤: 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 拟人等 顾况 顾况(?~约806后),唐代诗人。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韩□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 其诗多为揭露现实黑暗为主。 子 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体现时间之久,“啼血”表现冤恨之长。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杜牧《杜鹃》)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宋祁 《子规》 ) 蜀魄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向花枝。(罗邺《闻子规》 ) 小知识:子规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传说为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杜鹃的叫时,会“啼血”因而古诗中杜鹃啼声中都表现一种哀怨忧愁。例: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一联,俗中见奇,翻出新意,说说此句“新”在何处? 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这一联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平,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显得新奇感人,寓意深刻。 景物特征 啼血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其诗长于铺叙,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明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而近体诗多亲切自然。 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 多加竹条,扩大修缮 多扶持 小结: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无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 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 鹭 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