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课件.pptVIP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课件

* 专题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 全国新课标卷Ⅰ、卷Ⅱ对这一考点没有单独设题也是糅合在翻译题与断句题中考查的。《考试大纲》列举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1.判断句。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助词“者”“也”表示判断。有4种格式:①“……者也”;②“…………者也”;③“……者……”;④“……也”。(2)用副词“乃”“即”“则”“皆”“耳”等表示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注意:古汉语中用“是”表判断的并不多见是”主要作代词用。)(4)用否定词“非”“未”等表示判断。(5)不用任何标志词仅通过语意直接 典题1 (2013·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能凌岁寒而不易其行者非松也耶! 〖典题解析 此句中的“非”表否定判断句中的“者”与“能凌岁寒而不易其行”构成名词性短语作主语也”在句中表否定判断的语气。  参考译文: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 典题2 (2011·辽宁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典题解析 “为国劳臣”句中动词“为”表示判断。  参考译文: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30来年。 典题3 翻译下面的句子。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典题解析 此句中的“其先赵郡人”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译时要补出判断词。  参 2.被动句。古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直接用“被”字而常用“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见……于……”式还有无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 典题1 (2011·重庆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 〖典题解析 “此辈迫饥寒为盗”中的“迫”之后省略了介词“于”迫饥寒”即“被饥寒逼迫” 典题2 (2012·四川卷)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典题解析 句中的“为”表被动为”后承前省略了“用”的主动者“世”。  参考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被世间用呢? 典题3 (2012·辽宁卷)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典题解析句中的“为……所……”表被动。  参考译文:后来(周)因醉酒的过失被有司检举皇上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典题4 (2014·四川卷)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典题解析  典题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列传》) 〖典题解析 句中的“不容”独立地看是“不容纳”之义但联系上下文则应解释为“不被容纳(接受)”。这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参考译文:他的品行清廉所以一直到死也不能被容纳。 3.倒装句。倒装句 典题1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王曰:“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典题解析 此句中“谁可使者?”是主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可使者谁?”  参考译文:赵王问:“可以出使秦国的人是谁呢?” 典题2 (2012·上海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苟子何欲? 〖典题解析 此句中“子何欲”是宾语前置句即“子欲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用作宾语时前置。  参考译文:如果是这样先生还想说什么呢? 典题3 (2011·全国大纲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典题解析 此句中“不职有司数十辈”为定语后置句数十辈”是“不职有司”的 典题4 (2011·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典题解析 这里“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是介词结构(或称“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后置;“以罪”用作“惧”的状语以力”用作“止”的状语。“勿惧以罪”即“勿以罪惧”勿止以力”即“勿以力 4.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成分是文言文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对此缺乏识别能力在阅读中就可能张冠李戴甚至造成逻辑混乱。成分省略的类别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 典题1 (2010·广东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典题解析 此句分别省略了宾语和主语即“今天以(之)授予(予)不可 典题2 (2014·天津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典题解析 “此”与“真读书人”中省略了谓语成分“乃”。  参考译文: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典题3 (2013·安徽卷)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典题解析 “吾不起中国”中的“起”之后省略了介词“于”。“故王此”中的“王”之后省略了介词“于”。  参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