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测定新方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测定新方法
[摘 要]? 本文综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测定新方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的研究现状。该类新方法的应用使样品分析简化,达到定性、定量的目的,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合制剂分析和临床上的生物样品中大环内酯抗生素的检测。[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光谱法;电化学法
[Abstract]? The progres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cluding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stry methods was reviewed classifiedl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methods, these new methods show good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s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clinically biological specimens.[Key Words]? Macrolide antibiotics; Spectroscopy;? Electrochemistry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一个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羟基,以苷键和1~3个分子的糖相连接的一类抗生物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是人们一直研究的一个课题[1]。已报道的检测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方法主要是微生物效价法[1],另外还有HPLC法、液相-质谱(LC-MS)法[2,4]、高效毛细管电泳法[5]及电化学分析法[6,7]等。其中微生物法灵敏度低,测定速度慢,操作复杂,测定中药物活性会降低,若受其它抗生素的影响以及对无抗菌活性的前体药物,则不能进行测定。LC-MS法是目前替代微生物法检测抗生素的方法。在过去近20年中,发表了大量用LC-MS分析的方法,但对设备要求高,有时需要复杂的柱前衍生化处理,而且很多方法复杂、繁琐、灵敏度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血浆及尿中药物的低浓度及药物的光学性质[8]。光谱法和电化学法操作简便且精密度高,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是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本文综述了新型光谱法和电化学法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含量测定中的研究现状。1? 光谱法1.1? 荷移分光光度法电荷转移吸收光谱属于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干扰因素较多,如果待测药物的吸收光谱能产生选择性变化,则可以避免物质的干扰。荷移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这一思路建立的一种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荷移分光光度法是根据Mullicen在量子化学基础上,提出的荷移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由于这类荷移反应络合物具有特征的吸收光谱和较高的摩尔系数,近年来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较快地发展。1.1.1? 红霉素杜子荣等[9]利用红霉素在冰醋酸中被浓盐酸降解后,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形成的有色物质,在48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定量测定药物制剂中的红霉素。贾云宏等[10]研究表明,在400~800nm波长区间,红霉素没有吸收,茜素的max=432nm。荷移络合物的max=549nm,以549nm作测定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用等摩尔连续变换法和斜率比法,测得红霉素与茜素形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线性范围是10~200mg/L,回收率在95%以上。徐婉珍等[11]利用亚甲基蓝电荷转移光度法测定红霉素,以二次石英蒸馏水为溶剂,红霉素与亚甲基蓝在常温下进行电荷转移反应生成11稳定的配合物,用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最大波长678nm测定其吸光度。实验表明,此法灵敏度高,精密度较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11μg/mL。1.1.2? 红霉素衍生物李华侃等[12]对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的荷移反应进行了研究,在波长400~800nm范围内测定溶液吸光度,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在可见光区没有吸收,茜素磺酸钠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429nm,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反应生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且在波长530nm处的吸光度与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的方便、快捷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赵延清等[13]建立测定琥乙红霉素制剂含量的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与醌茜素在水-乙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琥乙红霉素和辅料在可见光区没有吸收,醌茜素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488nm处,琥乙红霉素与醌茜素反应生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70nm处,且在波长570nm处的吸光度与琥乙红霉素的浓度成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