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溶液的基本性质.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溶液的基本性质 【学习要点】: 1·分散系的划分标准,各种分散系的性质和医学应用。 2·化学平衡的概念及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3·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同离子效应。 4·溶液的酸碱性和[H+]的关系,溶液的PH值和酸碱指示剂。 5·缓冲溶液的组成、作用和它的医学应用。 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性质 一、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简称分散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相或分散质,容纳分散相的物质叫做分散介质或分散剂。 根据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散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分子或离子分散系——真溶液 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称为分子或离子分散系,也称真溶液或溶液,在溶液中分散相粒子以单个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分散介质中(一般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小于1nm),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没有界面,因此这种分散系是高度分散的均匀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均匀、透明、稳定性很高,分散相粒子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一种具有选择通透性的特制膜)。 (二) 胶体分散系——胶体溶液 分散相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简称为胶体溶液。在胶体溶液中,分散相是由单个高分子或由多个小分子聚集而成,高分子或小分子聚集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粒子直径较大,因此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有界面,胶体分散系的特征是不均匀、外观透明、相对稳定,分散相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例如将FeCl3加到沸腾的水中,FeCl3水解生成成千上万个Fe(OH)3可聚集成1~100nm胶粒,形成胶体溶液。 1. 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 丁铎尔效应:聚光光束通过放在暗处的溶胶时,从侧面可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这是光散射的结果。* 2. 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3. 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胶粒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 根据电泳方向可判断胶粒带何种电荷: Fe(OH)3溶胶向负极——带正电; As2S3溶胶向正极——带负电 4.溶胶的稳定性 胶体分散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胶粒不容易由小颗粒结合成大颗粒,因而不会因重力的作用而沉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决定溶胶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胶粒表面带有电荷和胶粒外表面的水化膜或溶剂化膜的保护作用。同种胶体粒子在相同的环境中所带的电荷是相同的,同种电荷互相排拆因而使胶粒不易聚集,稳定性增强。 5、溶胶的聚沉 溶胶的聚沉是指溶胶粒子由小颗粒结合成大颗粒,最后从介质中沉淀析出,这种现象叫聚沉。促使溶胶聚沉的因素有①加入少量电解质。溶胶对电解质的影响非常敏感,这是由于电解质中反离子的加入中和了胶粒表面所吸附的电荷,胶粒变成电中性,同时水化膜也随之消失,这样胶粒就能迅速凝集而聚沉。例如,在氢氧化铁中加入少量K2SO4溶液,溶胶内立即发生聚沉作用,析出氢氧化铁沉淀。实验表明不同的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是不同的。可以使溶胶聚沉的电解质的有效部分是与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称为反离子。反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也越大。②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有相反电荷的不同溶胶,可以相互聚沉。例如,将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铁溶胶和带负电荷的As2S3溶胶混合,可以相互聚沉。明矾的净水作用,是利用明矾的水解生成Al(OH)3正溶胶,而与带负电荷的胶体污物发生相互聚沉。③升高温度:温度对溶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胶的布朗运动增强,溶胶粒子之间的碰撞加剧,使溶胶的稳定性下降。 (三)粗分散系——悬浊液和乳浊液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称为粗分散系。这类分散系的分散相粒子是大量分子的集聚体,比胶体粒子更粗大,因此,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属于不均匀体系。因其粒子较大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即可观察到分散相的颗粒。由于其颗粒较大,能阻止光线通过,因而外观上是浑浊的,不透明的。另外,因分散相颗粒大,不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同时易受重力影响而自动沉降,因此不稳定。 粗分散系按分散相状态的不同又分为悬浊液(固体分散在液体中——如泥浆)和乳浊液(液体分散在液体中——如牛奶)。 1.悬浊液 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粗分散系叫做悬浊液。如泥浆水、临床上用于皮肤杀菌用的硫磺合剂和氧化锌搽剂就属于悬浊液。 2.乳浊液 液体以微小的珠滴分散在与之不相容的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系叫做乳浊液。如分散着液体脂肪珠滴的牛奶、医药上用的松节油搽剂等属于乳浊液。乳浊液在医药上又叫乳剂,乳剂一般都不稳定。要使乳剂保持稳定,必须加入能使乳剂保持稳定的叫做乳化剂的物质。乳化剂的作用是在分散相的液体小珠滴上形成一层乳化剂薄膜,使小珠滴之间不能相互聚集,从而保持相对稳定。常见的乳化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以及人体内的胆汁酸盐等。乳化剂能使乳剂稳定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乳化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