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中医诊疗思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中医诊疗思路

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中医诊疗思路 【摘要】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神经毒性按血痹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 【关键词】 神经毒性;血痹病;从肝论治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 治疗 手段之一。许多化疗药物包括长春碱类、甲基苄肼、羟基脲、顺铂等均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毒性。其中长春新碱对神经系统毒性较大。神经毒性症状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感觉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后的神经毒性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的症状。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主要临床表现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著,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久病后可有肌萎缩,重者也可有肢体瘫痪。 根据神经毒性的临床症状,符合中医 “血痹”的范畴。历代医家对血痹的病因病机、病位及治疗均有详细论述。《中藏经·论痹第三十五》篇专门论述了血痹的病因病机,指出:“血痹者,饮酒过多,……百证千状,皆失血也。”认为血痹的成因为血脉亏虚所致。王清任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虚无力,必停留而瘀。”气虚血瘀,血液不能达于四末,筋脉失于濡养则肢体麻木不仁。清·唐容川明确指出血痹病的受邪部位,他在《血证论·痹痛》中指出:“虚人感受外风,客于脉分则为血痹,失血家血脉既虚,往往感受外风,发于痹痛,或游去不定,或滞于一处,宜黄芪桂枝五物汤重加当归、丹皮、红花。” 杨霞[1]认为其主要病理变化可概括为心肺主血气功能失常,血脉空虚,外邪乘虚入于血脉,气血运行涩滞,瘀阻于身体某一部位,即致各种血痹证。宋明会[2]认为血痹成因复杂,见证各异,气血运行不畅为病机关键。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多认为血痹病机为气虚血瘀,病位在脉, 治疗 原则为补益气血,补气则重于补脾肺两脏,补血则重在补心。 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治疗化疗后神经毒性时,按血痹病从肝论治,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重用疏肝理气,养血柔肝,活血通络之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血痹的成因多为血虚之人,外邪入侵,血液运行不畅,瘀血产生,导致筋脉失于濡养,疾病乃生。五脏之中,肝主藏血,与血脉的充盈与否有密切关系。血脉充盈,邪气不能入侵,血脉运行正常而不瘀滞,达于四肢,濡养四末。肝主调畅气机,与气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密切关关。气运行正常,则可推动血液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盖人身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血脉之所以流行,荣卫之所以运转,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皆有赖于气的充盛与功能的正常发挥。气之不到之处,也就是病邪存留之处。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情绪是否舒畅有密切关系。肿瘤患者情志多有抑郁不畅,导致气运行失常,从而影响血脉运行。因此,笔者考虑,肝脏在血痹的发生 发展 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治疗时要从肝论治。肝藏血功能正常,血脉才会充盈,气机调畅血行才会通畅,情志舒畅,气血运行方能正常。 【 参考 文献 】   [1]杨霞.《金匮要略》桔梗汤“亦治血痹”浅探[J].中医研究,1994:(2).   [2]宋明会.试论血痹证治[J].山东中医杂志,1990,9(5):12.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