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对TOBS影像学检查,脑CT对24h内发病的病灶以及脑干梗死、小脑梗死难以分辨,而MRI可发现病后3h病灶,可显示丘脑、丘脑下部、中脑、脑桥、小脑和颞叶、枕叶的梗死灶,最多部位是枕叶、丘脑和脑干首端(中脑和脑桥)。丘脑梗死位于丘脑的中心部位,多数在内髓核周围,有时为双侧丘脑“蝶形低密度”,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分布“蝶形”影像为该病的特征表现[6]。MRI表现为长WT1、长WT2,FLAIR高信号,DWI受限,ADC为低信号。本组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基底动脉分布区脑梗死同时,还可伴有基底节区以及半卵园中心急性或陈旧性脑梗死,这表明了部分TOBS患者存在普遍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中脑、丘脑下部、脑桥上部、小脑、颞叶内侧面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的缺血性梗死的体征和影像学征象可诊断为TOBS。脑血管造影示85%的患者在基底动脉尖部2cm直径范围内有狭窄或闭塞,并常有动脉硬化存在,还可发现基底动脉尖部的巨长动脉瘤、血管变异、单侧椎动脉异常等血管病变。 目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是公认TOBS诊断的金标准。
TOBS目前 治疗 予以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水肿、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普遍认为治疗预后差,治愈率低,致残率高。而本组虽然有33.3%的致残率,但总的治疗效果较好,无死亡病例,这可能与通过MRI的 应用 ,早期诊断、早期予以有效治疗有关。该病预后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脑梗死部位与体积、侧支循环建立速度的快慢、血流动力学、自身血液状态及治疗时间窗等有密切关系[7]。以小脑半球、丘脑、枕叶、颞叶损害为主的TOBS预后较好,而以脑干首端损害的TOBS预后差。
【 参考 文献 】
1 CaplanLR.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Neurology,1980,30:72.
2 Barkhof F,Valk J.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a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 MR findings.Neuroradiology,1988,30(4):293.
3 郭国际主编. 脑脊髓血管病基础与临床. 北京: 科学 出版社,2003.313~314.
4 俞荔宾,寿忠平,毛善英.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报告.浙江临床医学,2005,7(10):1035.
5 孙吉山,宿英英.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神经病学,2000,13(6):373.
6 赵鹏,朱晓冬,周广喜,等.表现为丘脑“蝶形”病灶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0):590.
7 Koyama A,Honogo K,Tanaka Y,et al.Simulation of the surgical manipulation involved in clipping a basilar artery aneurysm :Concepts of virtual clipping.Technical note. J neurosury,2000,93(4):335~36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