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治法举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妇科治法举要

妇科治法举要 【关键词】 妇科治法;冲任;气血 1 调补冲任 冲为血海,任主胞宫,二脉皆起于胞中。当妇女身体因某种致病因素侵袭或稽留,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时,正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地损伤冲任,才使胞宫、胞脉、胞络发生病理性变化,出现经、带、胎、产诸病。陈自明一言以蔽之,曰:“妇人病有36种,皆由冲任劳伤所致。”基于冲任二脉损伤是妇产科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故调理冲任无疑成为防治妇科疾病的总法则[1]。正因为如此,温经汤以其功专温补冲任,主治冲任虚损,而有“妇科调经祖方”[2]之称;四物汤具有补益冲任的功用,得以广泛运用于妇产科诸证。近代张锡纯先生深得其中秘旨,创有理冲汤、温冲汤、安冲汤、固冲汤等系列调理冲任的妇科专方。 冲脉虽为血海,但血的生成,必然依赖脾胃的化生;血的贮存与排泄,又有赖肝的调节、脾的统摄和肾的闭藏。如果脾不生化则经血无源;肝不藏血则血海盈亏无度;脾不统血,肾失封藏则经血外溢失控。任脉虽主胞宫,但脾为孕育之源,肾为孕育之根。肾之阴阳是妇女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和功能。肾阴肾阳既要充盛,也必须相对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若肾阳虚衰,或肾阴亏损,或阴虚阳亢,或阴阳两虚,则肾气虚惫,精血耗损,致天癸、冲、任失调,而发生经、带、胎、产、杂诸病。因此,妇科治法中所谓调补冲任,主要体现于调肝、健脾、补肾之中。 1.1 调冲任须和肝 调肝者,首先须顺肝之特性以治之。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抑郁忿怒,则使肝气郁结,冲任失畅,出现月经后期、痛经、不孕等,此时治当疏肝解郁,方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若肝郁化火,而致热伤冲任,或气火上逆,形成月经先期、崩漏、行经吐衄等,治宜疏肝泻火,方如丹栀逍遥散、清肝引经汤等;若肝郁化热,肝气犯脾,导致脾虚湿盛,湿热互结而下注冲任,引起带下、阴痒等疾病,则又当以泻肝清热除湿法治之,方如止带汤、龙胆泻肝汤。 其次,视肝之阴阳盛衰而调之。肝主藏血,肝血不足,冲任血虚,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胎动不安、不孕等,此时治宜养血柔肝。若肝血亏虚日久,肝阴不足;或肝血本虚之人,孕后血聚养胎,使阴不潜阳,肝阳偏亢,导致妊娠眩晕、产后痉证等,当务之急又当滋阴潜阳。若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而致妊娠痫证者,则宜专事镇肝熄风。 1.2 调冲任当健脾 健脾者,健脾和胃之谓也。所谓健脾,或通过健脾益气以复脾之统摄,用治脾胃虚弱,冲任不固之胎、产、崩伤诸病,如固冲汤;或以健脾养血为主,用治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冲任血虚所致之经、带、胎、产诸病,如归脾汤;或以健脾利湿为主,用治脾阳不振,水湿内停之妊娠肿胀、经行泄泻、带下等,如参苓白术散、完带汤;或以健脾豁痰除湿为主,用治脾阳不振,湿聚为痰,壅塞胞脉而致之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如苍术导痰汤。和胃者,或温中和胃,用治胃中积寒,受纳失权之经行泄泻、妊娠呕吐等,如理中丸;或清热和胃,用治胃中郁热或邪热入里所致之妊娠呕吐、产后便秘、产后发热等,如苏叶黄连汤,增液汤;或养阴和胃,用治因妊娠恶阻,久吐伤阴,或热邪损伤胃阴所致之胃气不降等,如麦门冬汤。 1.3 调冲任重补肾 补肾者,有滋肾补肾之意。肾气不足可 影响 天癸的成熟,进而影响冲任的充盈和通畅,故当育阴培阳,以壮肾气,方如肾气丸。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可致冲任胞宫虚寒凝滞,治当温肾助阳,散寒暖宫,方如右归丸。肾阴精血不足,可致冲任血虚,胞宫胞脉失养,治宜滋肾益阴,填精益髓,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调肝、健脾、补肾, 理论 上虽然3法相对独立,但实际运用中往往应将彼此结合[3]。肝肾同司下焦,且乙癸同源,共为冲任之本,滋肾养肝即是益冲任之源,源盛则流自畅。故妇科方剂中常有体现肝肾同治者,如杞菊地黄丸、一贯煎等。肝脾二脏,相制相成。肝郁气滞,疏泄失常,往往横逆犯脾;脾虚失运,化源不充,血不养肝,亦每令疏泄失常。二者皆致肝脾不和,冲任失司,常引发月经不调、经行泄泻、不孕等疾病,凡此治当肝脾兼顾,既疏肝养血,又益气健脾,逍遥散为其代表方。脾主湿,肾主水,命门火衰,脾土失煦,水湿因此内停,或下注冲任,或浸渍肠间,或泛滥肌肤,或日久化为痰浊,而致带下、经行泄泻、妊娠水肿、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疾病,此时又宜肾脾同治,立温肾化浊,健脾除湿之法,方如真武汤之类。 2 调和气血 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如月经为气血所化,妊娠需气血养胎,分娩靠血濡气推,产后则气血上化为乳汁。妇女只有气血和调,冲任通盛,经孕产乳才能正常。故调理气血也是 治疗 妇产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生理上,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理上,血病可以及气,气病可以及血。血病及气,病在血分为主,有血虚、血瘀(滞)、血热、血寒;气病及血,病在气分为主,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等;气血同病者,又有气虚血亏、气陷血脱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