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引资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docVIP

战略引资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略引资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doc

  战略引资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摘 要:本文以捷克IPB银行、匈牙利OTP银行和波兰PKO BP银行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从微观层面分别考察了各家银行战略引资的过程与效果,总结了捷克IPB银行战略引资失败的教训,以及匈牙利OTP银行与波兰PKOBP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战略引资;转轨国家;改革;案例分析  在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过程中,战略引资是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尽管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除中国农业银行外都已经成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但国内学术界对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问题的看法却并不一致,由此引发了诸如“银行贱卖”、“金融安全威胁”等一系列论争。如何正确看待外资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界论争的热点。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东欧国家的银行市场并积极参与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在这些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论争。通过考察中东欧转轨国家银行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银行改革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十分相似:从二级银行体制改革到清理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再到股份制改革和战略引资。因而国内学者历来较为关注中东欧转轨国家的银行改革问题,特别是对其战略引资问题给予了特殊关注。如王健(2004)、项卫星(2005)、庄起善(2005)、谭鹏万(2005)、李石凯(2006)、吴志峰(2006)等。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从宏观上对中东欧国家银行改革过程中的战略引资问题加以考察,分析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进人中东欧国家后对其银行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而缺乏微观层面的分析和研究。为此,本文以捷克IPB银行、匈牙利OTP银行和波兰PKOBP银行作为分析对象,从微观层面剖析其改革的过程,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战略引资对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影响。  一、捷克IPB银行战略引资的失败  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银行的大规模参与使得中东欧转轨国家的商业银行迅速摆脱了困境,其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经营业绩连年提高,整个中东欧地区的银行业发展水平因此大幅提升。这成为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进行战略引资的依据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中东欧国家的一些商业银行在战略引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的问题,其中捷克IPB银行战略引资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直至1997年,IPB银行仍是捷克国内的第三大商业银行,其资产规模庞大,经营网点遍布全国。但自私有化改革以来,IPB银行一直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由于向外资银行出售股权成为当时中东欧国家一种流行的做法,因此捷克政府和中央银行希望通过向外资银行出售股权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IPB的公司治理结构。日本的Nomura银行最终成为其“理想的”战略投资者。时任捷克总理的克劳斯(Vaclav Klaus)称赞Nomura为IPB的“有潜力的合作者”(potential partner)。1998年,Nomura银行以30亿克朗的价格从捷克政府手中购得IPB银行36%的股份,随后又增持至46%,从而取得了IPB的控制权。但以后的事实证明,Nomura未能改善IPB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反却加剧了经理层的腐败行为。首先,Nomura将两家由IPB融资创建的公司(PlzenskyPrazdroj和Radegast)出售给南非的SAB(South African Breura控股IPB以后,便开始向国外大规模转移IPB的资产。据估计,仅2000年2月至6月期间,被转移的IPB资产就高达570亿克朗(约16亿美元)。随着这一问题的曝光,IPB银行发生了挤兑风潮,短短几天内,提款总数超过230亿克朗(约6亿美元),IPB陷入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同年6月16日,捷克中央银行宣布成立一个特殊机构接管IPB,随后审计部门宣布IPB的损失已经超过其股本价值。同时,捷克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鉴于IPB已经资不抵债,其股票的实际价值已经为零。作为捷克国内第三大银行,IPB的倒闭对捷克银行体系产生了重大冲击。为了迅速解决IPB银行的危机以稳定国内局势,IPB最终被出售给捷克国内第四大银行 CSOB,而CSOB隶属于比利时的KBC银行。据估计,IPB银行危机的直接损失高达500亿克朗(约13.1亿美元)。这次危机还引发了捷克国内的政治动荡,反对党直接将矛头指向捷克政府,声称这是一场“光天化日之下,有政府撑腰的银行抢劫”,并强烈要求国会对捷克政府和中央银行进行调查。IPB银行的一部分股东在欧洲人权法庭上控告捷克政府侵犯了其股东权利,而Nomura也向捷克政府索赔400亿克朗,理由是捷克政府未能有效保护其对IPB的投资。捷克政府和中央银行则严厉指责Nomura并未积极增加IPB的资本,同时未经捷克中央银行的审批就出售和转移IPB的资产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并向N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