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功能紊乱药物治疗和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药物 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药物 治疗和研究进展 治疗和研究进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 畅洪昇副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 畅洪昇副教授 提 纲 • 概述 • 胃肠运动的病理生理和药物研究策略 • 调节胃肠动力障碍的药物 • 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治疗 • 中药及其复方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概 述 • 胃肠功能(动力)障碍是常见的消化系统 疾病之一,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 40% 。 临床常见病 • 胃食管功能(动力)障碍性疾病: – 胃食管反流病(GERD),我国患病率4-8% 。 –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占消化门诊30- 40% 。 – 胃轻瘫,糖尿病是继发性胃轻瘫的主要原因, 占50% 。 • 肠道功能(动力)障碍性疾病: – 肠易激惹综合征(IBS),我国发病率10%左 右。 一、胃肠运动的病理生理和药 物研究策略 • 正常的胃肠运动 • 胃肠运动的调节 胃肠运动的电生理基础 • 静息电位:没有刺激的情况下,胃肠平滑肌细胞 两侧的电位差为-55mV,细胞内为负,细胞外为 正。 • 慢波电位:自发去极化、节律缓慢,为胃肠基本 电节律。胃为3次/分,空肠11次/分,回肠8次/ 分,结肠5-6次/分。慢波节律异常与胃肠动力障 碍密切相关。 • 动作电位:在慢波的基础上,迅速去极、复极, 引起平滑肌蠕动收缩。 胃肠运动特点 • 1.食管:吞咽食物、推进到胃,防止胃液逆流入 食管。 – 食管上下两端上食管括约肌(UES)和下食管括约肌 (LES)形成两个高压区,UES 压力为5~16kPa, LES 压力为1.3~2kPa ,以防止反流。 – 吞咽食物→UES 反射性舒张→进入食管→UES 关闭 →食管蠕动性收缩→食物以2~ 4cm/s的速度向下推进 →LES 松弛→食物进入胃内→LES 压力恢复。LES是 抗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机制。 • 2. 胃: • 食物→食管→胃 – 胃容受性舒张、适应性松弛→贮存食物→胃内 压变化不大。进食后胃舒张障碍与GERD有 关。 – 胃蠕动性收缩→每分钟3 次,从胃体向胃窦传 导→胃排空。胃排空障碍与FD有关。 • 胃排空依赖于三种协调运动: – 胃窦和幽门协调运动:胃窦蠕动性收缩,幽门 收缩,以保证小的食糜颗粒通过幽门进入十二 指肠。 – 胃窦和十二指肠协调运动:胃窦收缩1 次,十 二指肠收缩4 次。在胃排空中起重要作用。 – 胃窦和Oddi 括约肌协调运动:胃窦强烈收缩 时,胆道Oddi 括约肌舒张,胆囊收缩,胆汁 流入十二指肠。 • 3.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种形式 运动。 – 紧张性收缩:是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 分节运动: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运动。 – 蠕动:向前推进食糜,到达一个新的肠段,再 开始分节运动。 • 4.大肠:两种运动。 – 袋状收缩:大肠全长的环状收缩,收缩缓慢, 部位不断改变,大多持续数十秒。混合与碾磨 结肠内容物,使其与肠粘膜充分接触。 – 集团收缩:下段结肠松弛,上段结肠环行收 缩,以每秒1cm速度向远端传播,每日仅出现 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将内容物推向肛门。 消化间期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 Migrating motor complex MMC • 概念:当人们进餐后被消化食物已从胃排 空至回肠末端(1.5-2h),出现静息和运动 循环往复的空腹胃肠运动类型。 • MMC 起源于近端胃,并缓慢传导到整个小 肠。大肠无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