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9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99

20世纪50-70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怎样的?原因如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49—52年) 材料: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 (1)背景: (3)意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措施? 结果: 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当时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如何? 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小农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份并存 决定了当时我国社会的性质 1、指导思想: 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 ——“三改” 2、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 (1953——1957年)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大改造” 1、内容: 2、实质: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方式: (1)农业、手工业: 走集体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 通过赎买政策 ,实行公私合营。 4、结束: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意义: (1)标志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世纪50-70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2)内容 (3)意义 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②确立党的主要任务 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富有创造性、成功的探索 (1)背景 ③经济建设方针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一、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慎重从事,稳步前进,经过试验,逐步推行,确保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 1、1956年,中共八大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20世纪50-70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 58年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又下降趋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探索的失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58年总路线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大跃进”时的宣传漫画 3、1960年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 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巩固,指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肯定已有的成绩,并使其向纵深发展。充实,指以少量的投资来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成龙配套,以便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提高,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0世纪50-70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966---1976年) 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经济工作瘫痪;交通运输阻塞; 企业管理混乱;物质供应紧张;人民生活下降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 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