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章、中试放大和“三废”防治.ppt

第二章+第三章、中试放大和“三废”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三章、中试放大和“三废”防治

三. 有机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化学制药工艺学 * 1. 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有机物(CxHyOz)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如下式所示: 化学制药工艺学 * 在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含能量最低的CO2和H2O,故释放的能量较多,代谢速度较快,代谢产物也很稳定 好氧生物法的缺点是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要供给好氧生物所需的氧气(空气)比较困难,需先用大量的水对废水进行稀释,且在处理过程中要不断地补充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处理的成本较高。 化学制药工艺学 *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最终的代谢产物是一些低分子有机物、CH4、H2S和NH4+等。 第一节 概 述 一、我国环境保护和三废防治的方针政策 二、污染的控制标准和监察 排放三废时,不仅要考虑排放标准,而且还应考虑环境标准。必要时甚至还要做些试验,如将废水进行养鱼、灌溉和卫生毒理学的检验等,以确定其对农业、渔业以及人类生活的实际影响。 三、三废的调查研究 (1)污染危害调查 (2)资源普查(物料衡算) 四、药厂三废的特点及其处理 化学制药三废的特点: 1. 数量少、成分复杂,综合利用率低 2. 种类多,变动性大 3. 间歇排放 间歇排放是一种高浓度的集中排放,它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要比连续排放严重得多 4. 化学好氧量高,pH变化大 5. 制药厂排出的污染物通常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 制药厂尤其是化学制药厂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 从原料药到药品,整个生产过程都有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药厂每年排放废气量约10亿m3(标),其中含有有害物质约10万t;每天排放的废水量约50万m3;每年排放的废渣约10万t,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 第二节 三废的消除和减少 一、革新工艺——研究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工艺 1.更换原辅材料 1) 以无毒、低毒的原辅材料代替有毒、剧毒的原辅材料,降低或消除三废的毒性。 以AlCl3,羟胺等代替氯化高汞试剂;以醇、水代替苯 2) 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价值,使副产物成为使用价值更高的化工产品。 以胺盐代替钠盐,使钠盐废水转化为铵盐肥料 3) 减少三废的种类和数量,以便减轻处理系统的负担。 以三氧化硫代替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节约大量硫酸和石灰,并解决了硫酸钙的废渣问题 旧工艺 2.改进操作方法 3.调整不合理的配料比 4.采用新技术(立体定向合成,固相酶技术、相转移催化反应等) 5.调整化学反应的先后次序 二、循环使用与无害化工艺 药物合成反应往往不能十分完全,产物的分离过程也不可能十分彻底,因此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未反应原辅材料和副产物。在某些药物合成中,反应母液常可直接套用或经适当处理后加以套用。这样既减少了三废,也降低了原辅材料的消耗。 氯霉素合成中的乙酰化反应:母液循环套用 三、回收利用与资源化 循环使用和套用能减少三废,但不能消除三废; 必须开展三废的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工作。回收利用所采用的方法包括蒸馏、结晶、萃取、吸收、吸附等。 例如咳必清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环腈废水 回收方法: 化学制药工艺学 * 从某种意义上讲,化学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是一种“资源”。 例如,氯霉素生产中的副产物邻硝基乙苯,是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将其制成杀草胺(Shacaoan),就是一种优良的除草剂。 又如,叶酸(Folic acid)合成中的丙酮氯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氯化氢废气,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经依次用水和液碱吸收后,既消除了氯化氢气体造成的污染,又可回收得到一定浓度的盐酸。 四、加强设备管理 跑、冒、滴、漏 第三节 药厂“三废”的无害化处理 一、废水的处理 1、废水处理的基本概念 (1)水质指标: BOD、COD、pH、悬浮物、有害物质含量等。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mg氧/L,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 B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越多,即表示水体被污染的程度越高。 生物氧化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微生物使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的二氧化碳、水和氨; 第二阶段,是硝化微生物使氨化合物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因为氨已经是无机物,它的进一步氧化,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