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声音1
真空瓶的实验 这说明了什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1、声速:每秒钟声音传播的距离。 单位:m/s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V固V液V气) 3、声音在15℃空气中速度为340m/s 空气传导:当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从而听到声音,叫做空气传导; 作业: 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哪种又最慢呢? 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 速度可以用V来表示。 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 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的传播速度 四、人耳的听声能力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振动,蝴蝶每秒振动五六次,蜜蜂每秒振动三四百次.当蝴蝶和蜜蜂同时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你发现了谁?为什么? 1 物体在1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单位是 ,符号 。 2人耳能听到 的声音,低于20HZ的声音叫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 超声和次声我们都听不见 ! 知识链接 频率 赫兹 Hz 20Hz~ 20000Hz 超声 次声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像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源 五、人耳如何接收声音 著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年轻时不幸失聪,他就用牙齿咬住小木棍 抵住钢琴听声音,并坚持创作。他毕生完成了《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等伟大创作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倒下----贝多芬 口衔金属棒的音乐家 贝多芬 双耳效应:人的耳朵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而且可以利用两个耳朵接收声音时的强弱差别和时间差别,判断出发声物的方位和距离,人耳的这种能力称为双耳效应。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 经,引起听觉,叫做骨传导. * * 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1. 纸张 2. 直尺 3. 自己 抖动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说话发声 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一、声音的产生 感受共同特征: 1.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2.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3.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作出猜想: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一: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 实验二: 我们在正在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盘上放一些泡沫小球,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 实验中我们将音叉和扬声器纸盘的微小振动放大为乒乓球和泡沫小球的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 X 你能例举生活中发声的例子吗?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敲鼓时鼓面在振动 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 小常识: 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 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 开 始: 有信号, (填“能”或 “不能”)听见声音。 抽出空气: 有信号,声音越来 越 (填“大”或“小”)。 (猜想:假如空气全抽走了呢?) 放入空气:有信号,声音越来越 , 直至正常。 能 小 大 实验三: 二、声音的传播 实验 + 推理 得出规律 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 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理想实验 1、声音 在气体中传播. (填“能”或“不能”) 2、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 (填 “能”或“不能”) 能 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想要交谈,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雷雨天,我们常常听到打雷声,打雷处是在大气层中,还是在大气层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变阻器》说课稿1.doc
-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学案 邓莉怡.doc
- 《北京青年》经典语录盘点,青春路上的爱和执着.doc
- 《史前时期的人类》.ppt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 4.doc
- 《在语文、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实....ppt
- 《国家税收》复习题 ).doc
- 《喜阅》2010第三期解读-BPV专刊.ppt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网上增值服务考试的重难点.doc
- 《左右》PPT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