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dna与染色体-2014-2-26
第一章 DNA与染色体 徐秀容 本章主要内容 DNA的结构 DNA的复制 DNA的损伤修复 DNA转座 染色体 1. DNA的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 DNA的高级结构 1.1 DNA的一级结构 1)概念: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的四种核苷酸的数量、连接顺序,显示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6)DNA分子碱基组成的Chargaff法则 (1) 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属特异性; (2) DNA的碱基组成无组织和器官特异性,组成稳定; (3) 碱基配对遵循当量规律:所有双链DNA分子中,A=T,G=C(摩尔数相等),A+G=T+C。 1.2 DNA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ure 1)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1953年,J. Watson和F. Crick 提出 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的科学依据 a、 1938年 W. T. Astbury 首次用X-射线分析DNA高级结构;1952 年M.H.F.Wilkins Rosalind Franklin得到了高度定向的DNA纤维的X-射线照片。 b、 1950年Chargaff 发现DNA分子中当量规律:所有双链DNA分子中,A=T,G=C(摩尔数相等), A + G = T + C; c、 1952年 Alexander Todd 发现了核苷酸和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酯键连接; (5)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 (6) 影响双螺旋稳定的因素:碱基堆积力、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排斥力 。 碱基堆积力(base-stacking interactions)是指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相邻疏水性碱基在旋进中彼此堆积在一起相互吸引形成的作用力 (7) DNA分子二级结构的其他构象 目前已经发现的有A型、Z型等 A型: 右手双螺旋 每圈有11个碱基对,螺距2.6nm 脱水作用时更倾向于A型 RNA-RNA、RNA-DNA(转录)易形成A型 Z-DNA Rich等研究dCGCGCG六聚体时发现 六聚体的磷酸基在多核苷酸骨架上呈Z字型分布 左手螺旋,每圈12个碱基对,螺距3.7nm 。 在生理状态下存在, 只发现于修饰的嘌呤和嘧啶碱基序列中。 (2)远离调控(转录区可在上千个碱基对外) 调控区 B-DNA 不转录 调控区 Z-DNA 可能转录 1.3 DNA的高级结构 DNA的高级结构:DNA螺旋双链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高级空间结构。 1) 超螺旋(Supercoil )是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负超螺旋--盘旋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反 正超螺旋--盘旋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同 2)末端固定的线性DNA分子或双链环状DNA分子容易形成超螺旋 细菌DNA,某些病毒DNA,某些噬菌体DNA,质粒DNA,线粒体DNA、叶绿体DNA 2.DNA的复制 概述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DNA复制的其他方式 复制的调控 2.1 概述 1)概念 DNA 复制:以一个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两个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整个基因组的复制 2)真核生物核基因组及原核生物基因组复制的基本原则 (1) 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过程中,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因此,以母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分子,其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链。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模板:指导互补链(或肽链)合成的DNA或RNA序列 Meselson- Stahl实验 :研究了经15N标记3个世代的大肠杆菌DNA,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2) 基因组DNA的复制从固定的起始点(origin)以双向等速复制方式进行的双向复制。 复制叉:DNA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复制位点呈Y形叉子形式,被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3)半不连续复制 在复制叉处,以亲代DNA分子的3′→5′链为模板的新链以5′→3′方向连续合成,此链称为前导链(1eading strand)。 在复制叉处以5′→3′链为模板的新链合成方向与模板的解链方向相反,该链的合成以不连续方式一段一段合成,这些短片段称为岗崎片段。这条新合成的链为滞后链 (1agging strand)。 DNA聚合酶催化的新链的合成方向都是5’→3’ 用3H脱氧胸苷短时间标记后提取DNA,得到不少平均长度为2-3k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