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开发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倍差法分析.pdf
经济开发区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倍差法分析
■ ~JllIB阳 朱 江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广州 510632)
◆ 中图分类号:Fo62.9 文献标识码 :A
越显著,与其相关的相关文献也在不断增 在 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倍差法进一步
内容摘要:本文的 目的在于考查 中国经 多。Wei(1993)首次使用中国地级城市 考察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对地级城市产
济开发 区改革这项政策对地级市市辖区 数据考察了建立经济开发区改革的经济效 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内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此 , 应,结论表明较早进行改革的东部沿海城
本文搜集 了中国1988—2o12年 285个地
级市四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数据以 市会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Lu(2015) 政策背景
及市辖 区内三次产业数据运用倍差法进 研究发现经济开发区建立对就业、产出、 中国经济开发区改革主要发生在城
行 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自由贸 资本等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还 市。改革 白1980年开始,最初批准设立
易区建设对地级市市辖 区内产业结构调 有两篇文章与本文的研究很相近。Wang 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东南沿海
整正向促进作用最大,随后依次是出口
(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开发 区对 城市为经济特 区。1984年在经济特 区改
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 , FD1和出口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同时 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基础上 ,中央政
中西部地 区地级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 还考察了城市拥有经济开发区数量和建立 府决定在 14个沿海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
发 区和 出口加工区,都会对该地级市市 经济开发区时间长短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 发区 (ETDZ)。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
辖 区内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显著的正向促
的影响。Alder(2013)通过分析表明经济 特区所推行政策基本是一致的。1992年,
进作用,这对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以及
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开发区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 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强调了在中国持续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改革 产业结构调 进作用,但这种效应不是长期的:同时还 推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由此开启了建立
整 倍差法 考察了不同类型经济开发区对经济产生的 经济开发区的热潮。1992年到 1993年,
不同影响。以上文献对建立经济开发区的 中央政府批准设立了18个经济技术开发
引言及文献综述 经济效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却忽 区,2000年到2002年又批准设立 了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主导实施了 略了经济开发区改革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10年底,全国
经济开发区政策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主要包含两个 共建立 1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
经济总量在实现持续增加的同时,经济结 方面:一是对产业结构变迁造成影响的因 此同时,旨在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1978 素;二是产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对 展的 “火炬计划”于 1988年开始实施。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分别为 于前者 ,肖兴志等
28%、48%、24%。到2014年则为9.2%、 (2012)、蓝庆新
426%、48l2%。图 1给出了三次产业增 等 (2013)、原毅
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演变趋势,从 军等 (2014)、宋
中可以看到 1978—2014年第一产业 占比 凌云等 (2012)都 羹 星鼙 垂 窭 赛 萋 量 萎 萋 萋 誊 嚣 蔫 誊 嚣 善 量 羞
年 舶
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 占比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