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户时代“锁国”体制下的华夷观与西洋观的变迁——以东亚三国文化互动为中心.pdfVIP

试论江户时代“锁国”体制下的华夷观与西洋观的变迁——以东亚三国文化互动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江户时代“锁国”体制下的华夷观与西洋观的变迁——以东亚三国文化互动为中心.pdf

Vo l. 29 No. 1 第 29 卷第 1 期 东疆学刊 2012 年 1 月 Dongjiang Journal Jan.2012 试论江户时代锁国体制下的 华夷观与西洋观的变迁 一一以东亚三国文化互动为中心 权宇 〔摘 要]在江户锁国时代,尽管德川幕府从 1633 年起几次发布锁国令,进而推行闭关 自守的锁国政策,但东亚三国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并未断绝。随着社会内部的发 展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开始批判和反思自己的文化,以自己所拥有的风土意识重新界 定华夷观念及对外关系。与此同时,凭借早期西学东渐的新风,不断调整中国化模式 和民族传统心态,在与西方文明的接触与碰撞的过程中,体会了无数次的摩擦与选择,随之 带来了吸收西方文明的思想变迁。 [关键词]江户时代;锁国;华夷观;西洋观;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 K313. 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2)01-0008-06 [收稿日期] 2010一08-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IIBWW023 [作者简介]权宇,男,朝鲜族,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日韩比 较文化、文学。(延吉 133002) 当我们揭开日本锁国序幕的时候,不难发 一、汉籍东传与流布的价值取向 现, 18 世纪的长崎是日本唯一的海上贸易港,也 江户时代,东亚各国的主流思想还是由以儒 是日本唯一能接触外来文化的地方。当时人们通 过长崎这一开放的对外窗口,不断地传播外来文 教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构成,长期以来,韩日两国 化。中国作为日本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其市唯中 文化作为子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由此 国商船往,内地商船互市于此。因此,在这一 框定了地域文化的走向,周边民族醉心于中华思 时期的中日关系中,中国文化完全通过中国人传 想,大部分有声望的文人学者都在寻求从中国传 入日本,而日本人则是通过交易,坐地接收中国 人的珍奇书籍。虽然日本从上古到中世,大都通 文化。这与室町时代(1392-1573 年)日本人跋 过朝鲜接受中国文化,但到了江户时代,通过与 山涉水地到中国去学习中国文化、带回中国物产 明末流亡者们以及与朝鲜通信使节的广泛接 的交流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山川所以,严格地 触和交流,尤其是以商业贸易为主要通道的汉籍 讲,虽说是实行锁国政策,但来自日本各地的商 贸易,加快了中国文献东传的速度和江户时代新 人在与明、清商人进行贸易和往来过程中,还在 的学问的形成,缩短了中日之间以往一、二百年 源源不断地吸收了唐、宋、元、明的既成文化,同 时间上的差距。韩国安鼎福0712-1791 年)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