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保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大保健

古人的健康饮食 明末清初著名剧作家李渔,多才多艺,对饮食也很有研究。在其《闲情偶寄》一书“颐养部·调饮啜”中对饮食之道作了专门评述,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李渔的饮食观与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不尽相同,在一般人看来,“《食物本草》一书,养生家必需之物”。而李渔则认为,“食色性也,欲藉饮食养生,则以不离乎性者近是”。即饮食而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来安排。“性”意为性情,习惯。由于“性”因人而异,故《食物本草》一类书上规定的饮食忌讳,未必适合每个人。根据以“性”来安排饮食的原则,李渔提出了六条具体的饮食方法: 一是“爱食者多食”。李渔认为:“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时,并无《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撤姜食,性嗜酱,即不得其酱不食,皆随性之所好,非有考据而然。孔子于姜、酱二物,每食不离,未闻以多致疾。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李渔提出的饮食可随心所欲,并非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而是要分主与次,他称之为“调剂君臣之法”。并举例说:“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姜、酱与肉较,则又肉为君而姜、酱为臣矣。虽有好不好之分,然君臣之位不可乱也。他物类是。” 二是“怕食者少食”。生性不喜吃之食物,如果勉强吃下去了,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招致疾病。李渔指出:“凡食一物而凝滞胸膛,不能克化者,即是病根,急宜消导。”“故性恶之物即当少食,不食更宜”。 三是“太饥勿饱”。即要控制饮食,不要因饥饿而暴饮暴食。李渔认为:“欲调饮食,先匀饥饱。”如何才能使饮食均匀呢?李渔指出:“大约饥至七分而得食,斯为酌中之度,先时则早,过时则迟。然七分之饥,亦当予以七分之饱,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太多反能伤稼,此平时养生之火候也。” 四是“太饱勿饥”。李渔说:“饥饮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然而,“又岂无饕餮太甚,其腹果然之时?是则失之太饱。其调饥之法,亦复如前,宁丰勿啬”。李渔还以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证明这一道理,他说:“贫民之饥可耐也,富民之饥不可耐也,疾病之生多由于此。”李渔既反对暴饮暴食,也反对饱一顿饥一顿,这样都会导致疾病。 五是“怒时哀时勿食”。人的情绪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李渔认为:“喜怒哀乐之始发,均非进食之时。然在喜乐犹可,在哀怒则必不可。”这是因为“怒时食物易下而难消,哀时食物难消亦难下”。因此,“俱宜暂过一时,候其势之稍杀”。即等怒哀之情平定之后再进食,这样虽然过了进食的时间,但对身体有利。因为“饮食无论迟早,总以入肠消化之时为度。早食而不消,不若迟食而即消,不消即为患,消则可免一餐之忧矣”。 六是“倦时闷时勿食”。李渔指出:“倦时勿食,防瞌睡也。”人在困倦时,就要瞌睡,此时进食,“则食停于中,而不得下”。李渔还说:“烦闷时勿食,避恶心也。”人在烦闷时,必难受恶心,此时进食,吃下去的食物,“非特不下,而呕逆随之”。李渔认为“食一物,务得一物之用。得其用则受益,不得其用,岂止不受益而已哉”!因此,在遇到倦时闷时,不要进食。 李渔所提出的六条饮食方法,均有一定的道理,按此方法饮食,将有助于身体健康。 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对饮食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曾任溧水、江浦等地的知县,从40岁起便隐退南京小仓山,筑“随园”,以文会友,论文赋诗,不再从政。袁枚一生著作甚多,其中《随园食单》是他晚年撰写的一部烹饪专著,是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袁枚认为,烹调如同做学问,应“先知而后行”。在“须知单”中,他列出了20条烹调须知事项,实际是烹调的基本方法。其中有:饮食、洗刷、调剂、搭配、火候、迟速、变换、器具、上菜、多寡洁净、用纤(勾芡)、选用、补救等。在“戒单”中,袁枚提出饮食应破除不良陋习。如他提出要“戒耳餐”。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他指责饮食一味炫耀,片面追求肴馔华贵者:“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袁枚还主张“戒目餐”,“目餐者,贪多之谓也”。袁枚说: 多盘叠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不知名手写字,多则必有败笔,名人作诗,烦则必有累句。极名厨之心力,一百之中,所做好菜,不过四五味耳,尚难拿准,况拉杂横陈乎? 袁枚还以自己亲身经历证明饭菜太丰富反倒使人生厌。他说:“余尝过一商家,上菜三撤席,点心十六道,共算食品,将至四十余种。主人自觉欣欣得意,而余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可以见其席之丰而不洁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