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钟胧与量与安全实验技术-1(武汉工业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教材汪东风. 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第一章 实验技术基础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第三节 物理检验法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的制备
三、样品的保存
四、样品的预处理
;
一、样品的采集
采样—在产品中抽取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一 采样遵循的原则
1、 均匀,有代表性
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二采样步骤
三步依次获得
1 检样 大批物料采集的少量样品物料
2 原始样品 许多份检样混合于一起
3 平均样品 经处理,取出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
采样 混合 处理
待检样品: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复检样品(防止争议)
保留样品(已备再样);三 采样的一般方法
1、一般方法
随机抽样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品)
代表性取样 (系统抽样法,按规律进行采样,如分层;随生产环节;定期抽样)
实际操作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确定采样方法,有时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
如:蔬菜 (叶、茎不同);2、均匀固体物料
(1)有完整包装的(袋,桶, 箱)
A. 采样件数=√总件数/2
B. 确定采样部位(具体袋、桶、箱,随机+代表性抽样)
C. 扦样
将双套回转取样管插入包装中,回转180度,取出样品,每包装分上,中,下三层取样 → 检样
D. 将检样混合 → 原始样品
E. 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进行处理
→ 平均样品≥0.5kg ;3、散堆样品
(1) 划分等体积层
(2) 每层取四角及中心位样品
(3)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4、 稠状半固体物料(奶油,果酱,动物油脂)
(1) 采样件数=√总件数/2
(2) 抽取检样 (分上中下层)
(3)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5、液体物料(乳,油)
(1)包装体积不太大的
A. 采样件数=√总件数/2
B. 搅匀后取样--→ 检样
混合 缩分
检样 --→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2) 大桶装或池装
用虹吸法取四角及中心
混合 缩分
检样 --→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6、组织不均匀固体食品
由于不均匀更应注意代表性
(1)肉类:根据要求及目的而定
按比例从不同部位取样,混合后代表该只动物
从同一部位取样,混合后代表某一部位的情况
(2)水产品:小鱼,小虾 随机取样
捣碎 混合 缩分→平均样品
(3)果蔬
体积小的(如葡萄)随机取样,捣碎 混合 缩分--→平均样品
体积大的(如西瓜)按成熟程度,个体大小组成,比例选取若干个体,取代表性部分,按生长轴纵剖分为4份或8份,再取对角线2分,碎分混合→ 缩分→ 平均样品
体积膨松叶菜类(白菜):分别抽取一定代表性的包装(筐,捆)中一定数量;7、小包装食品(罐头,奶粉,瓶装饮料)
按批号或班次连同包装一起来采样
罐头:
一般按1/3000取样量,每班≥3罐
听,袋装奶粉:
取样量 1/1000 每批号 ≥ 2件;四 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数量
一般每份样品 ≥ 0.5kg
根据要求不同,可适当增加数量
为: 供检,复检,备查 三份
掺伪: 因为项目不明确,数量上升
2、一切采样工具应保持清洁
3、防止将非样品物带入样品中
4、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不污染,变化)
5、易变化的样品,应及时分析检验
6、样品器具上应贴标签表明名称、日期、地点、批号、方法、数量、分析项目、采样人;二、样品的制备 ;3、固体样品
粉碎 切碎、捣碎 研磨
硬度大,水分少 水分高,质地软 韧性强的(肉)
粮食粉碎过40目 鱼禽肉,绞成肉泥
4、罐头
需先除果核,骨等 --→ 捣碎
三 制备注意事项
1、防止易挥发成分逸散
2、避免样品发生理化性质变化
3、作微生物检验的样品,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三、样品保存;四、样品的预处理;(一)有机物破坏法;(3)提高准确度的措施
采取适宜的灰化温度(降低温度)
加入助灰化剂(防止挥发损失和坩锅吸留)
如:
P --→ Mg3(PO4)2 防止损失
S --→ MgSO4 防止损失
HI--→ NaI 防止挥发,碱性灰化
HF--→CaF2 防止挥发
C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