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养生视频2010-王兰青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的养生方法 精神养生法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肝胆内科 王 兰 青 一 精神养生法的概念 精神养生法又称为心性养生法,通俗地讲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 健康长寿的定义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WELLNESS)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在于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包括道德健康)。”(四维健康的概念) 即人的健康状况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健康。表现为一个人的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步态稳健,精力充沛,快睡好眠,食欲良好,二便通畅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等 良好的个人修养 1、境界:性情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与达观; 2、个性: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得到众人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 3、处世技巧: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4、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尊重他人人格,接人待物能宽大为怀。既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二 健康长寿的定义 寿:寿限,就是指自然赋予的寿命期限。 《内经》称为“天年”; 《灵枢·天年》说是“百岁”; 《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是“百岁”。 唐朝王冰认为:“度百岁,谓之一百二十岁也。” 《尚书·洪范》云:“一曰寿,百二十岁也。” 《东医宝鉴·内景篇·身形》:“人者物之灵也,寿本四万三千二百余日。” 由此可见大致在一百二十岁左右。 现代研究并公认:人的寿命大致在110-150岁。 二 健康长寿的定义 《庄子·盗跖》曰:“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六十岁以下称之为“夭”。 中医认为,影响人体寿夭的主要原因无外先天禀赋、后天调摄、气候与地理环境等因素。养生就是要从优化这些因素入手。 三 精神养生的意义 “精神养生”通俗地讲就是“养心”。 有人说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而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养心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 有人预测,养心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所以说,心态平衡,心理健康是WELLNESS的关键 四 精神养生的方法 精神养生的基本原则:“独立守神”。 是指避免外界各种因素侵扰,不依赖外力,能地对自己的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自我控制,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协调稳定,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四 精神养生的方法 (一)修性养神 (二)情志调摄 1、清静养神 1、情志节制法 2、立志养德 2、情绪宣泄法 3、循理乐俗 3、情志转移法 4、疏导法 5、情志制约法 四 心性养生的方法 (一)修性养神 1、清静养神 ①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耳目是心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感觉器官,人处于社会中,外界纷扰的刺激必然会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人的精神,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均会使精神烦劳而心神不宁 故此,庄子提出了“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的养神方法,达到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心不乱的清静境界。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一)修性养神-清静养神 ②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中; 《黄帝内经》则描述为“志闲而少欲”; 《类修要诀》提出“绝私念以养其心”。 都是主张减少私欲,降低嗜欲,还心神以清静。 (一)修性养神-清静养神 ③静默坐忘,收摄心神 静默坐忘源于道家和佛家的修行方法。 经过训练,入定后可以达到物我两忘,无思无虑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机体排除一切外物的干扰能充分发挥自主调节控制、恢复身心和谐的作用。 (一)修性养神-立志养德 2、立志养德 ①立志:有理想,树信念。 《内经》倡导的“恬淡虚无”; 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 庄子提出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等。 他们倡导的是摒弃杂念,淡漠名利,心神内守,追求理想,实现抱负,成为救世济人的有用之材。 (一)修性养神-立志养德 ②养德:多行善事,多交善友。 “多行善事”,古人称“积德行善”,现在称“助人为乐”。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总结其长寿经验时认为,身心修养好的人,内外百病皆不发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祟;道德修养不好者,纵服玉液金丹,也不能长寿。 (一)修性养神-循理乐俗 3、循理乐俗 ①开朗乐观: 中医学认为:精神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正如《素问·举痛论》言: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一)修性养神-循理乐俗 ②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有充分的满足感。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