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答案).docVIP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答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参考答案) 1.解析:①⑩代词;②④表并列;③⑤表假设;⑥表修饰;⑦表转折;⑧⑨表承 接。 答案:A 2.解析:D项“以”,因,介词。A项“于”,从,介词/表被动,介词;B项“虽”,虽然,连词/即使,连词;C项“而”,可是,转折连词/因而,因果连词。 答案:D 3.解析:“乎”常见的用法因位置不同而不同:用在句中相当于“于”,作介词;用在形容词后,作词尾;用在句末,表某种语气,作助词。①中相当于“于”“比”的意思,介词;②表疑问语气,助词;③表揣测语气,助词;④作形容词“浩浩”的词尾。 答案:D 4.解析:C项,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欣,即欣喜的地方(景观)。A项,若: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B项,与:连词,和/介词,同;D项,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代词,他(师)。 答案:C 5.解析:D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就或那么。A项,也:语气助词,加强判断语气/语气助词,表感叹;B项,因:介词,因为,由于/连词,因为,由于;C项,何:副词,多么/代词,哪里。 答案:D 6.解析: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A项,乃:副词,表条件,才/副词,表判断,为、是;B项,且:连词,尚且/副词,将要;C项,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答案:D 7.解析: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结构,引进时间、地点;B项,以:介词,“用……身份”/介词,因为、由于;C项,为:介词,被/介词,;D项,之:代词,代虫/指示代词,这。 答案:A 8.解析:①②动词,是;③固定句式“何……为”,“为”,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④⑤代词,这,这样;⑥兼词,在哪里;⑦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答案:B 9.解析:A项,代词,代黄庭坚;B项,代词,代苏轼C项,代词,他的,指苏轼的;D项,指示代词,那。 答案:D 10.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B项,介词,在/介词,比;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句中语气停顿。 答案:D 参考译文: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他们为苏门四学士。而黄庭坚在文章方面尤其擅长写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把黄庭坚配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于是自号为山谷道人。 11.解析: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答案:B 12.解析:D项与例句都解释为“在”;A项为“对”;B、C两项为“比”。 答案:D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13. 解析:例句中的“其”的意义依次是:它的、它、其中的、那、难道、自己的、一定、如果、大概、是……还是、不译。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肉大概是很鲜美的吧!你如果有这种欲望,不妨从羊群中叼一只来吃,也好一饱你自己的口福。”狼说:“那把凶猛的牧羊犬怎么办呢?”狐狸挑拨牧羊犬说:“羊多次咒骂你,它的话不堪入耳,你却一点也不发火,是没有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等它嬉戏追逐的时候,我愿意为你洗尽那耻辱。你一定要答应这件事!”牧羊犬笑着说:“欲加之罪,难道还找不到理由吗?”牧羊犬保护羊群更加小心谨慎了。狐狸与狼气愤地离开了。14.解析:例句中“乃”是副词,于是,就;A.代词,你的;B.就;C.判断词“是”;D.副词,竟然。 答案:B 参考译文: 洪水滔天,鲧偷天帝的神土来阻挡洪水,没有等待天帝的命令。天帝派天神祝融在羽山郊外杀了鲧。鲧从肚子里生儿子禹。天帝于是命令大禹最后铺土来安定全国土地。 15. 答案:(1)之:代词,秦军 (2)以:连词,来 (3)由是:从此 由,介词,从;是,代词,这 (4)而:连词,表修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