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研究述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遥研究述评

路遥研究述评 梁向阳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2003年2月 第25卷第1期 摘要路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从内容上看,关于路遥的创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研究和本体研究上,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今后的路遥研究还需要在加强文本和本体研究的同时,正确地评估与定位路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地位。 关键词:路遥;研究;述评 从内容上看,路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 是文本研究;二是作家研究。从时间上划分,路遥研究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到《人生》产生“轰动”时期,主要集中在对作品的评 论;第二阶段是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到1991 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时期,评论家们一方面重 点关注路遥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丰富与贡献,另一方面研究其创作心理,形成了路遥研究的高潮,出现了一系列有深度的评论文章;第三阶段是路遥逝世至 今,是路遥研究的系统化阶段,出现了一些学术专著。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勾勒路遥研究的运行轨迹,梳理 研究成果,供关心、热爱路遥研究的学者参考。 第一阶段:从《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到《人生》产 生“轰动”时期 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为路遥研究的初始阶段它与 作家的成长一起同步成长。这段时间,路遥的小说创 作主要集中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先后发表了《惊心 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中短篇小 说,这个阶段的评论也多集中在作品评价与创作风格 描述上。 1980年,路遥在《当代》第3期发表了《惊心动魄 的一幕》。这部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原来犯过错误,在 派性斗争中却敢于舍生取义的老干部形象,在写法上 与当时“写真实”批判为主的主导叙事风格格格不 入,发表前曾一波三折,发表后也获得了一些零散的 评论。尤其是资深评论家、编辑家秦兆阳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不是一篇针贬时弊的作品,也不是一篇 反映落实政策的作品,也不是写悲欢离合、沉吟个人 命运的作品,也不是以愤怒之情直接控诉‘四人帮’罪 恶的作品。它所着力描写的,是一个对‘文化大革命’ 的是非分辩不清、思想水平并不很高、却又不愿意群 众因自己而掀起大规模武斗,以至造成巨大牺牲的革 命干部” [1]。无庸讳言,秦兆阳的充分肯定,对于这部 作品荣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起到了很好的 作用,这使路遥第一次为全国文学界所注意。 中篇小说《人生》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上发表,标志着路遥小说创作走向成熟。这篇小说通过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开掘了现实生活中饱含的富于诗意的美好内容,也尖锐地揭露了生活中的丑恶和庸俗,强烈体现出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矛盾、痛苦心理。正因为路遥与众不同的创作视角,这部中篇小说很快就受到了文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轰动”全国。1982年后,根据小说所改编的戏剧、电影、广播剧等多种艺术 形式出现于舞台、银幕和广播中;评论小说和电影《人生》的文章达120多篇,其中专论高家林的就有30多篇,文学界形成研究路遥的一个小高潮。 第一,评论界公认高加林是路遥塑造的一个性格丰富的典型人物形象。 高家林是路遥在《人生》中一反“十七年”中书写 返乡青年的模式,毫无矫饰地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 真实可信的典型人物,也是一个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而且思想内涵上有争议的人物。①当时的 评论界把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高家林是个什么样的 人上:一是高加林是不是“新人”的问题。梁永安称高 家林是“可喜的农村新人形象” [3];雷达认为高家林 “有辨不清两种文明的弱点,但主导的方面还是新的 因素居多。他是农民母体经历十年内乱后诞生的一个 ‘应运而生’的新生儿,虽然必不可免地带着旧的胎 记,但总体来看,他在精神上是一个新的人物但不是 通常所说的‘新人’ ” [4] (P96)。二是高家林是不是个 人奋斗者、个人主义者的问题。曹锦清称高家林是“一 个孤独奋斗者的形象” [5];而蔡翔认为“高家林的自 尊在‘挑粪’一节中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屈辱从反而教 育了他,催化了他愿望中的出人头地的个人主义因 素,并且煽起一种盲目的报复情绪” [6] (P85),他并 且认为社会应当对高家林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承担 一定的责任。 那么高家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复杂人物形象? 许多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陈骏涛认为,“高家林 是处于人生岔道口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形象。在高家林身上集聚了种种矛盾的性格……种种矛盾汇聚 于一身,可能使习惯欣赏简单化人物的读者感到不可 理解,但我们却通过这个人物的复杂的性格,看到了 像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7]阎纲认为,“高家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他就是复杂到相当 真实的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的崇拜者,城市姑 娘黄亚萍觉得,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又像 于连■索黑尔,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