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整体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制造业名义劳动力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但从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变化的数量、趋势等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成本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同时也正在对这些优势构成巨大威胁,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当树立竞争观念,在适应名义劳动成本增加的大趋势的同时,使劳动生产率以更高的速度增长,保持住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关键词: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劳动效率;国际比较
1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我国制造业销售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87.8%,从业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88%;工业制成品占出口货物总额的94.7%,占进口货物总额的65.3%①。因此,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为研究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本文从名义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的角度,对中国劳动力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
1.1 名义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但仍保持较大优势
名义劳动力成本,也称人均劳动力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企业为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资薪金、福利津贴、保险和公积金等。本文以国家统计年鉴中的职工工资数据为基础,按比例增加保险、职工福利基金、公积金等非工资费用,即主要使用工资来近似代替分析。根据2004 年的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将城镇单位制造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转换成全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转换系数为0.981②;根据Banister(2006)③、Lett and Banister(2009)④的研究成果,算出2005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与所取得最终报酬之间的系数约为1. 27,与现行财会制度规定的计提标准和实际发生基本一致。(表1)
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名义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的63999元是2005年19852元的3.2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3.6%。从每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除2009年的增长率相对较低外,每年都在高速增长状态,但从2011年开始增长率的增速一直在下降。(图1)
中国制造业名义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德国、美国的名义劳动力成本已经超过中国的10倍,而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也已经超过或接近中国的5倍。按照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增长趋势看,这种差距将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同时,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名义劳动力成本仍处于明显的激烈竞争地位。说明单纯从名义劳动力成本角度看,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范围内正面临着激烈竞争,优势地位并不明显,甚至还与少数国家有较大差距
1.2 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并保持一定的优势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力所做贡献,即单位时间内的总产出水平,可以用来产品生产量和劳动时间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产品生产量/劳动时间消耗量。本文使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⑤的数据,通过各规模以上细分行业产值和平均从业人数合并计算出制造业产值和从业人数来估算劳动生产率
可以看出,与名义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相同,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3年的1039538元/人是2005年366789元的2.83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4.1%。除2008年、2009年等年份的增长率相对较低外,每年都在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调整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标准后,增长速度仍在逐年加快。这种变化趋势与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至2014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53827元/人、58705元/人、63005元/人、67602元/人、72313元/人,2013年、201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3%和7.0%。2013年,全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79959元/人
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明显劣势地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会大大减少名义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力。日本、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中国的5倍,而新加坡、韩国超过中国的4倍,德国超过中国的3倍,中国香港将近中国的2倍。考虑到统计中规模以下企业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优势会更加明显。同时,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处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