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docVIP

临沂市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沂市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doc

临沂市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作者简介:彭金海(1971-),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果树、茶叶、花卉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571.105.9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107-03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平均降水量800 mm左右,平均气温13℃,年平均日照时数2 400~2 600 h,无霜期200多天。境内有众多丘陵、水库,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生产的茶叶“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1],具有南方茶不可比拟的独特品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茶业是临沂市重要的传统高效特色产业,竞争优势强,综合效益好,现有茶园面积7 8667 hm2,产量1 263 t,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667%和1280%(1978年面积占当时全省茶叶面积的42%)。临沂市产茶区生态环境较南方差异较大,冬季寒冷,干旱和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对茶树越冬极易造成冻害,轻则茶叶减产,重则绝产。为此,我们根据临沂市产茶区的实际情况,从2009年起,在临沭县的临沭镇、大兴镇、玉山镇推广了“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通过实施这一配套技术,不仅解决茶树安全越冬问题,使之高产稳产,而且茶叶产量和品质也大幅度提高。每6667m2增收茶叶10 kg,增收1 500元,扣除防护和其它成本,净增利润1 000元。现将这一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茶树抗寒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以推广福鼎大白种、黄山种和鸠坑种等有性系茶树品种为主,有选择地引进无性系抗寒茶树良种,主要品种有浙农117、平阳特早、龙井43、迎霜、舒茶早等[2]。在引种(苗)工作中,注意种子及苗木质量,确保新建茶园苗全、苗壮和高纯度。2 茶园越冬防护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的茶园,建立多种防护模式的示范园,根据生产条件,有针对性地推广不同防护技术措施。   21 施足越冬肥   在“白露”前后,深施基肥[3],以有机肥为主,配以磷、钾肥,以加强树体营养,提高茶树的抗寒性。方法:在茶行间开沟,沟深20~30 cm,施肥后即覆土,6667m2施土杂肥2 000 kg,可配以腐熟饼肥100 kg,磷、钾肥各15~20 kg。   22 浇透越冬水   在“立冬”以后,全园浇足浇透一遍越冬水,“小雪”后至“大雪”前,结合搭设防风障、茶园铺草等措施对茶园进行灌溉。灌水量比常规灌水量略高,确保茶园土壤冬季不出现旱情。土壤封冻后不再浇水,避免加重茶树冻害。   23 幼龄茶园全培土保温防寒   1~2年生的幼龄茶园,实行全培土越冬,方法是在浇水后,待土壤稍干即进行松土,“小雪”前后先培土至苗高的1/2,“大雪”前后再将茶苗全部培土,露出1~2片叶,培土要掌握砂土多培、粘土少培的原则,严禁在茶树根际附近取土,避免因伤根而加重茶树冻害。翌春待气温回升后采取“二次退土”法,进行退土:“春分”前后退土至苗高的1/2,“清明”前,将所培土全部退完。   24 成龄茶园基部培土,配合行间铺草、蓬面撒草或搭防风障安全越冬   对于较高茶蓬,可在浇足越冬水的基础上,于“小雪”前后将土培至茶蓬基部,同时在行间铺草、蓬面撒草或在茶行北侧蓬边搭设防风障,材料可选用杂草、松枝、稻草、麦秆等,铺草厚度在15~20 cm,撒草厚度覆盖率70%,防风障可用玉米秸、高粱秸或是用稻草、红草织成的苫子,在每行茶树的北面20~30 cm处搭设,向南倾斜并高于茶蓬15~20 cm,倾斜度掌握在60°左右,要做到前不压茶树后不遮茶蓬。也可用塑料薄膜遮在茶行北侧,下部用土压实,上部高于茶蓬。   25 设施栽培   各种设施栽培的棚架结构建造时间在10月下旬,盖膜时间在11月下旬。   小拱棚:在封冻前用竹条、绵槐条等做成拱形,插入茶行两侧,用细绳固定每个拱条后再覆上薄膜。薄膜离茶蓬距离不少于5 cm,以免灼烧枝叶,同时用土压紧薄膜两边,以防风刮。   春暖式大棚:适用于投产茶园,主要用竹竿、立柱、薄膜等材料。建棚方向根据地形而定,跨度8~10 m、长度30 m左右。将竹竿折成拱形,间距15 m左右,均匀地固定在两侧的立柱上。根据竹竿承受能力,适当竖立几根立柱,以支撑整个大棚。薄膜上用绳或竹竿等压紧。春棚要坚固,防止被风吹坏。   冬暖式大棚:一般采取东西走向,长度不低于30 m,跨度9 m左右。东、西、北三面建墙,厚度80 cm以上,墙内填充碎草或炉渣。北墙高18~20 m,东西墙南低北高。离北墙15 m左右设立柱,高度达到28 m左右。棚内立柱南北4排,柱间距15~20 m,顶部用竹竿或檩条连成纵横交错的支架,上盖无滴膜,薄膜上再用铁丝或竹竿等物压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