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析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与三大体裁
析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与三大体裁 摘 要:民歌是各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作中产生的艺术形式。本文将从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和三大体裁两方面进行论述和梳理,以期对中国汉族民歌做以了解
关键词:中国民歌;历史源流;体裁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中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在狩猎、搬运、祭祀、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1 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
1.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大约500多年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就是地方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就是“风”的代表作。诗中这样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在这首作品中,古代的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歌唱,他们用歌声赞美和歌颂日常的劳动生活、也用歌声鞭笞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1.2 汉魏六朝时期――乐府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随着时间的变迁,后人也把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称为“乐府”。乐府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音乐体裁。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共有五六十首。其中,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就是汉乐府的经典佳作,被称为“乐府双璧”
1.3 隋唐五代时期――曲子词
在隋、唐至五代时期,汉族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调,被称作“曲子”。这种曲子可以填词歌唱,所填的歌词就被称作“曲子词”。曲子词的特点是因曲填词,也就是说先有曲调、后填制歌词。所以,沿用至今,国内的一些词作者也被称为“填词人”。“曲子词”的代表作是《敦煌曲子词》,后经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的引用和规范,到宋朝逐渐演变为宋词
1.4 宋元时期――散曲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的前身,散曲则是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曲子词的进一步发展,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不论杂剧还是散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1.5 明清时期――俗曲
明清俗曲是宋元词调小曲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是明清以来流行于城镇市民阶层的民歌小曲,又称为俚曲、时曲、时调等。明清俗曲的表演,其歌词内容主要反映城镇社会生活,曲调细腻流畅,结构规整严谨,并配置有小型的乐队伴奏,如琵琶、三弦、月琴、筝、四胡、坠琴、檀板、八角鼓等。这些俗曲贴近城镇市民的审美情趣,与市民阶层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迅速兴盛、广泛繁衍。其中我们广为熟知的有《孟姜女调》《鲜花调》《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2 中国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
将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是依据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社会作用等因素进行分类划分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民歌的世界,了解中国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
2.1 号子:最古老的劳动歌曲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一位名叫翟翦的魏国大臣对魏惠王讲述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劳动场面,他说,“今举大木者,前呼舆?~,后亦应之,此其於举大木者善矣”。翟翦谈到的这种在抬重物时督促大家共同出力的歌唱方式,今天的人称之为“劳动号子”。这句话,被记载在先秦时期的著作《吕氏春秋》中,是关于劳动号子的最早记载
劳动号子简称为“号子”,产生并应用于劳动,是鼓舞和指挥劳动的号令。最初的劳动号子只是劳动者的呼号,目的是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后来,劳动人民逐步将它丰富、完善,发展为歌曲的形式,成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集体完成的一种民歌体裁。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即一人领唱,众人和唱。领唱部分的歌词曲调铿锵有力、富于变化;和唱部分则属于衬词,曲调明确而简单。歌曲《船工号子》《军民大生产》就是典型的代表
号子,在北方常叫做“吆号子”,在南方则称为“喊号子”。传统的劳动号子按不同工种可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和船渔号子。随着历史的发展,号子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律动的呼喊,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2.2 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田野、山间自由抒发感情时演唱的歌曲,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限制,歌者就是编者,即兴创作,想唱就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山歌的体裁极为广泛,看山唱山、见水唱水,看见了美丽的姑娘就唱花儿,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的场景或青年男女间的爱情
山歌主要分为北方山歌与南方山歌两大类:在我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的探析.doc
-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之我见.doc
- 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探讨.doc
-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与思考.doc
- 新课程下班级管理的心得与体会.doc
-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角色定位.doc
- 新课程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
- 新课程下高中作文的任务驱动教学实践分析.doc
-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doc
-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