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职业中毒.ppt

  1. 1、本文档共1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卫生与职业中毒

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 刘蔼成 主任医师 2011年7月 一.职业卫生(劳动卫生) (一)劳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方面。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助剂、中间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劳动强度;生产环境是大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是按生产过程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 (二)职业危害因素其来源 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劳动条件,对人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这些有害的生产性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 (1)化学因素有:有毒物质,如铅、汞、苯、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等。 (2)物理因素有: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过高,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相适应等;精神紧张,如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等。 (3)由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化工生产的容器或管道跑、冒、滴、漏等有害污染。 (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和作用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或因果关系。其作用是: 1.识别、鉴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或其作用条件,估测对接触人群的危险度。 2.研究职业病、职业性多发病及工伤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阐明接触水平一反应关系,为制订、修订劳动卫生法规、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调查掌握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以便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5.鉴定劳动卫生工作的质量,评价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等。 (四)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应用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特点 1.应用前瞻性调查,就是从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中观察接触人群中可能发生的损害状况,并以不接触的人群作对照,经过一定的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有关指标的差异。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是可预先合理设计,资料易收集,准确性较高,能直接估计危害因素与某指标的关系程度。其缺点是由于调查对象众多,在人力、物力耗资大,观察时间长,观察对象难免有各种变动,以至不能按原计划完成任务。 2.应用回顾性调查,就是根据现有资料,从已发生的疾病或症状出发,追溯其与接触某种可疑危害因素的联系,与无明显疾病人群作对照。用同样的方法回顾有无接触某因素及其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从结果探讨可能的原因。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是方便、迅速、省人力、省时间,一次调查可涉及多种因素。缺点是不能直接估计某因素与某指标的因果关系,容易受过去记录不全或被查者记忆不清,观察对象非随机样本,不易获得准确的资料。 (五)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调查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1.发病率、某个时期(年、季度或月)内,某种作业工人中某种职业病的发病率。 发病率:某次急性职业中毒时,某种作业工人中,某种职业中毒的发病率计算公式:发病率=某次中毒中新发现的病例数/该单位全部工人数 ×100% 发病人数:某次急性中毒时,某种作业工人中发生中毒的全部人数。 2.死亡率、死亡人数 死亡率:某次急性中毒时,因某种职业中毒而引起工人的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率=某次职业中毒死亡的病例数/该次中毒的全部发病人数 ×100% 3. 5年年均体检率、年体检率 (1)5年年均应体检率=某单位5年内应体检人数之和/某单位 5年中接触有害物质全部人数之和 × 100% (2)年体检率=某单位本年度内体检实际人数/某单位本年内应体检人数 × 100% 4.检出率 检出率=某病检出人数/某种有害因素实际体检人数 X 100 % 5.患病率 患病率=本年度内某病新发病人数十老病人数之和/本年度内接触某种特定物质实际人数 × 100 % 6.构成比 构成比=本年度内某病种实际人数/本年度内各病种人数之和 × 100 % 7.计算发病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发病率(检出率)时该作业工人数(受检工人数)不包括该时期以前已确诊为该种疾病的人数。 (2)新发现病例是指该时期内初次确诊的病例。 (3)计算慢性病(如尘肺)检出率时,被检工人数是指从事该作业一年以上的工人数。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