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家—8、9
名家的辨言与奇谈 名家学派及辩者的学术个性 背景: 1、“名实相怨”:旧事物有名无实,新事物有实无名。历史本体中新与旧的矛盾转换成哲学家头脑中抽象的逻辑矛盾——名实之辩的问题,成为当时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2、儒、墨、道关于名实的讨论:“正名”、“取实与名”与“无名” 名家学派及辩者的学术个性 3、另有一些人不再局限于名与实的实际关系的讨论,而是把名与实分割开来,对“名”本身及名与名之间的抽象逻辑关系进行反思,并利用概念(名)的灵活性和抽象性作出一些与人们的常识和经验事实相违背的思想命题,使众人无可奈何接受他们的思想,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与其他学派不同的知识群体,此即为名家。 名家学派及辩者的学术个性 对于辩者个性的论述: 1、庄子:“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善辩 2、荀子:“不法先王,不是礼仪,而好治怪说,玩琦辞。”——辩而无用,多事而少功 3、《吕氏春秋》:“言心相离”、“言行相诡”的诡辩者 4、司马谈:“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 名家学派及辩者的学术个性 5、班固:“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謷者为之,则怐抓析乱而已。” 6、冯友兰:名家对“名”进行反思,提出一些与常识相反的奇辞怪说,看似荒唐,其实正是这些看似荒唐的东西更能启迪人的智慧,使人看到新的世界和意义。“在常识面前,名与实的关系不言而喻,但是若是试图更为精确的分析到底什么是名、实,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很容易钻进一些非常可怪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我们带进哲学的心脏。” 名家的代表人物 邓析、惠施、公孙龙 辩者邓析 约生于公元前545年,殁于公元前501年,大约与孔子、老子同时代。曾做过郑国的大夫,与执政者子产对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讼师。 私作“竹刑”。“郑国多相悬以书者,子产令无悬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 辩者邓析 邓析的主要思想: 1、“无厚论”:“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人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窃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尧、舜为天子,而丹朱、商均为布衣,此于子无厚也。周公诛管、蔡,此于弟无厚也。”《邓析子.无厚》邓析所谓的“无厚”主要指伦理学意义上的情感无厚,或说“无情” 辩者邓析 2、“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两可之说”即指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思想同时作出肯定性评价,违反了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则——排中律。 3、邓析对论辩的态度:“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此言之术也。”指出在论辩中,首先要搞清楚对方的特点。 惠施的智辩及相对主义 惠施生平: 1、惠施大约生于公元前350-前260年,宋国人。 2、濠上“鱼乐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惠施的智辩及相对主义 3、“人有情无情之辩”:惠子谓庄子曰:“人固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之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庄子.德充符》惠施是有所为而为,庄子是无所为而为。 惠施的智辩及相对主义 反映惠施思想的十个命题: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个命题对至大和至小的概念作逻辑分析。抛开经验,我们说,外面没有比它更大的东西了,那就叫绝对的大,大一;内部没有比它更小的东西了,那就叫绝对的小,小一。这个命题突出的是对无限性概念的理解。 惠施的智辩及相对主义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讲现实中大和小的相对性。从体积上讲,平面没有厚度,可谓小。但是从长宽方面可以无限伸展,这又叫做大。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讲高与低的相对性。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角度讲中与偏、生与死的相对性。 惠施的智辩及相对主义 5、大同而与小同异,谓之小同异;万物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