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

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 涂智君中南民族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430074 研究生导师具备的高尚品德、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卓越的才能、真诚的情感、美好的心灵等优良素质所显现的形象影响力即人格魅力,对研究生产生着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研究生导师这种真、善、美的和谐人格魅力,对研究生的德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思想教育和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和比拟的。研究生导师的美好人格形象,不仅是研究生直接模仿、学习的对象和内容,而且也是对研究生进行有效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格魅力的德育效应,在研究生导师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一、研究生导师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对研究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是“师徒”式关系,它比其他一般师生关系都更为密切。这种关系决定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德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研究生导师的思想、道德、言行在与研究生的频繁交往和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成为研究生的学习楷模和精神支柱。爱因斯坦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能成就方面还要大。”不言而喻,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养成的作用,其道德品质方面比单纯的知识学问、才能成就方面要大得多。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位研究生导师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志,政治素质是研究生导师的精神支柱,是研究生导师整体素质的灵魂,也是对研究生施以感染和教育作用的重要源泉。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好坏、道德水平的高低,对研究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生导师要特别注重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 作为陪伴研究生度过3年学习与生活的研究生导师,首先,是要讲政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且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看作是人生最大幸福和最高价值;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爱生,尊重研究生人格,与研究生平等相处;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这是影响激励研究生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次,要加强品德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要求研究生加强品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研究生导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要诚实守信,淡泊名利、与人为善、谦和达观、严于律己、坦诚开明、高风亮节,能以博大的胸怀宽恕、谅解、团结、支持、帮助与自己不同意见或反对过自己的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睦相处,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师德。再次,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现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重视道德的力量。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程序和人格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扼制邪念、恶欲、邪恶势力的滋长和蔓延的强大精神力量。德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所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没有道德的守护,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人人凭感性冲动和物欲办事的黑战场;没有道德的守护,我们的社会将变得人人自危失去安全感;没有道德的守护,我们的社会将自绝于自己创造的文明。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追求、宏扬人类社会最美好的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摒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落后、腐朽的剥削阶级道德观。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接班人的研究生导师,坚守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是祖国、是人民、是社会、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研究生导师通过长期不断地学习、修炼、积累,要把外在的、最美好的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即道德品质、道德意识,并自觉地把这种德性外化为实际表现出来的相应道德行为,进而成为日常生活习惯,由道德他律成为道德自律,养成道德习惯。研究生导师高尚的道德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习惯,作风、为人处事准则、行为及点滴的言谈举止等,都对研究生产生着经常反复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振颤,感染着、润化着、启迪着研究生,耳濡目染久了,研究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导师的思想和行为去做,将导师的人格和优良作风化作自己的思想和作风。随着教育过程的推进和深化,研究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标准,逐渐接近研究生导师的思想、品质,实现思想道德的“同化”。从而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达到“近朱者赤”的教育目的。反之,亦然。二、研究生导师渊博的知识使研究生产生崇拜感,从而使研究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导师的教导崇拜感是一种心理吸引效应,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发自心灵深处的真诚仰慕与敬佩之情。研究生对导师产生崇拜感,导师就会像磁石般吸引研究生主动地、自觉地接受他的教育和指导。师生在这种情感基础上进行教、学互动,必然会产生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