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派诗歌与绘画_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派诗歌与绘画_0

意象派诗歌与绘画 摘要: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美、英的一个诗派,意象派诗歌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在主题的表现上强调用有质感、凝练的 艺术 形象来表现对象,因此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象派诗歌不仅体现了诗歌的语言美,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 关键词:意象派、意象、绘画 意象派是继象征派之后,在20世纪初期兴起于美、英的一个诗派。意象派主张以简洁的意象取代一切,它反对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反对浪漫主义的华丽,它弃绝描写和阐明而强调把诗人的感受和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意象后面。意象就是诗的本体和灵魂。1912年,诗人埃兹拉·庞德、托马斯·休姆、理查德·奥尔丁顿、希达尔·杜立特尔等人在伦敦发起意象诗运动,提出意象派诗歌创作的三原则:(1)直接描绘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2)决不使用无助于表达的任何词语;(3)关于节奏,依附于 音乐 性词语的顺序、而不是依照节拍的顺序进行写作。意象派反对19世纪“丁尼生式”诗歌中抽象的道德训诫与浮华之风,反对任何解释和说明,主张用鲜明的意象,直接表达诗人的感受与体验;反对矫揉造作、堆砌词藻、无病呻吟的风尚,主张言简意赅,剔除与意象无关的任何多余的成分,力求使诗具有艺术的凝炼和客观性。 意象派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自己的 理论 基石。这种 哲学 认为理性只能看到事物的实用性,而听凭直觉便可洞悉事物的独特性。艺术家表现事物的独特性,必须使用直觉的语言手段。在这种理论指引下,意象派诗歌在主题的表现上强调用有质感、凝练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对象,不把意象当作装饰,而把意象本身视为语言,与诗人的情思融为一体,因此意象派诗歌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但是,视觉效果强烈,阅读意象派诗歌,便有如欣赏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 一、《在地铁站里》与重影画 庞德的《在地铁站里》是意象派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来自于庞德在地铁站里偶然得到的灵感。1913年的某天,庞德从巴黎的协约车站走出潮湿、阴暗的地铁。在忽明忽暗、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几个女人和儿童美丽的面孔给庞德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他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在当时的感受。后来,几经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恰当的表达方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组成了一首“意象的诗”。 The 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出现, Petalsonawet,blackbough. 阴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全诗只有两句话,14个单词,创造了四个两两相对的意象:面孔(faces)、花瓣(Petals)、人(crowd)、树枝(bough)。在这首诗中庞德以语言为颜料勾画出两幅以黑色为基调的重影画。黑色的火车、黑色的铁轨、黑色的柱子、地铁站内黯淡的光线、站上拥挤的人群、模糊的面孔都被幻化成为黝黑的树枝,一个“黑”(black)字便渲染出两幅画的背景色。“wet”一词不仅描绘出树枝被雨水冲洗后的潮湿,也进一步深化了地铁里潮湿、阴暗的感觉。而几个女人和儿童美丽的面孔(faces)的突然出现,正如树枝上的花朵一般,为压抑的底色中注入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红润和鲜亮”的色彩,作者利用色彩的反差,把几张漂亮的面孔从光线黯淡的地铁站里突显出来。在色彩渲染的基础上,庞德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叠加的形式,将面孔(faces)与花瓣(Petals)相叠加;人(crowd)与树枝(bough)相叠加,了了数语便勾画出气氛融洽、意象鲜明的重叠画面,即我们看到的是黝黑树枝上的几朵花瓣,脑海中浮现的确是阴暗、潮湿的地铁站口几张天使般美丽的脸庞。两幅画面交替、重叠,不分彼此,融为一幅重影画,虽然没有明显的动态景物,但静态的画面经过读者的联想使人过目难忘。 二、《红色的手推车》与意象派油画 如果说《在地铁站里》这首诗以凝重的冷色调展现了庞德敏锐的洞察现实的能力与超强的灵感捕捉力,那么意象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威廉威廉姆斯的《红色的手推车》则以简洁、温馨的画面,从另一角度向我们诠释了意象派创作的奇特与经典。与庞德的旁征博引不同,威廉威廉姆斯认为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必须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是一切艺术的基础;现实生活是诗人创作的起点和终点。他宣扬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和感官经验的诗歌观,一生主张写实,反对抽象的逻辑,周密的叙述,认为客观事物本身就寓有诗意。他的诗歌意象鲜明,感情藏而不露,非常注重感官感受,读来颇有 中国 诗歌“诗中有画”的意味,他的诗着力于生动准确地描绘事物,使具体事物成为特定思想的象征,使其中的义理或思想 自然 流露。在《红色的手推车》这首诗中威廉姆斯将其所倡导的“客观主义”诗歌理论“凡理皆寓于物”(Noideasbutinthings)表现的淋漓尽致。 somuchdepends upon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