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例胆囊切除标本临床组织病理诊断分析_0.docVIP

1736例胆囊切除标本临床组织病理诊断分析_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36例胆囊切除标本临床组织病理诊断分析_0

1736例胆囊切除标本临床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胆囊疾病种类及发病率。 方法 对1736例胆囊标本进行组织学 分析 。结果1351例呈慢性胆囊炎表现,其中伴胆囊结石1304例;胆囊癌4例;胆囊胆固醇息肉130例;胆囊胆固醇沉着病94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胆囊腺肌瘤1例;胆囊腺瘤型息肉2例;外生性乳头状瘤1例;单纯性腺瘤1例;钙化上皮瘤1例;不典型增生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活动149例。结论胆囊切除标本中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见,胆囊肿瘤少见。 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9月,胆囊切除标本共173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LC)70例,剖腹手术(OC)1666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03例,女1133例,男女比例为11.87。年龄最大者96岁,最小者13岁,平均54岁;汉族、维吾尔族均以30~40岁年龄高发;汉族1071例,维吾尔族618例,哈萨克族34例,回族5例,俄罗斯族1例,土家族1例,藏族1例,柯尔克孜族2例,蒙古族3例。 1.2方法全部标本立即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内,取组织3~5块、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5um,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 1.3病理检查: 1.3.1大体标本检查1736例胆囊标本中,胆囊结石1304例,占75.10%,结石一~十余枚不等,大小不一,小者呈泥沙样,大者6cm;少部分胆囊内见灰白色粘液;1642例胆囊体积增大,壁厚0.3~1cm,粘膜粗糙,部分粘膜消失,占94.58%;胆囊体底粘膜见多发黄色结节68例[1],数目2~10个,大小为0.3~0.5cm,质软,切面黄色,有蒂,占4.09%;4例胆囊缩小、变硬,占0.23%;胆囊体粘膜见单个隆起灰白色结节11个,直径为0.5~0.7,占0.63%。见脓性分泌物、溃疡39例,占2.44%;其中,1例溃疡在颈体交界处,大小为1cm×1cm,壁明显增厚、变硬,切面灰白色,质硬。 1.3.2镜检所有病例胆囊粘膜及粘膜下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少量嗜酸性白细胞、泡沫细胞浸润,大部分见罗阿氏窦(Rokitansky-Aschiff窦)深达肌层[2]。其中1例粘膜下见淋巴小结形成,部分病例胆囊各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2肉芽肿形成[3]。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糜烂,溃疡,胆囊各层见结缔组织增生。4例胆囊癌见大量低分化腺癌浸润胆囊各层。2例腺瘤见腺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大量腺体呈腺瘤结构,其中1例腺瘤中见少量泡沫细胞。胆囊胆固醇息肉130例中大量泡沫细胞堆积在粘膜固有层内,表面见正常柱状上皮。122例胆囊中见粘膜固有层内大量泡沫细胞浸润,并见胆囊壁纤维化、玻璃样变性,粘膜层几乎消失,其中1例见钙沉着。1例胆囊腺肌瘤见胆囊底壁内大量平滑肌增生,见正常胆囊柱状上皮形成的腺体。1例胆囊肌层内见潴留囊肿,内有胆固醇结晶体。 2:讨论: 本组病例中:慢性胆囊炎多见,1351例,(占77.82%;其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1304例,占75.11%);胆囊固醇性息肉130例(占7.48%);胆囊胆固醇沉着病94例,(占5.4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49例(占8.58%);胆囊肿瘤和其它类型少见,胆囊腺癌4例(占0.2%);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胆囊腺肌瘤1例;胆囊腺瘤性息肉1例;外生性乳头状瘤1例;单纯性腺瘤1例;钙化上皮瘤1例;不典型增生1例。 本组病例中,男性:603例,女性:1133例,男女=11.88;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本组病例胆囊不同族别发病情况:汉族:1071例(占61.69%);维吾尔族:618例(占35.59%);哈萨克族:34例(占1.9%);回族:5例(占0.2%);其它:俄罗斯族1例;土家族1例;藏族1例;柯尔克孜族2例;蒙古族3例;因本地区汉族居民较多,是否存在种族差异,尚待进一步 研究 证实。 本组病例汉族、少数民族均以30—40岁年龄高发,发病年龄有明显提前。 本组病例中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见,引起慢性胆囊炎的主要因素是胆囊管或胆囊颈的机械性阻塞—胆汁浓缩——化学性炎症——继发细菌感染——胆囊化脓性感染;较大结石不易完全梗阻——机械刺激——慢性炎症;蛔虫窜入胆管胆囊——机械刺激和带入致病菌——感染;全身感染或局部病灶之病菌——血行、淋巴、胆道等多途径侵入——胆囊炎。胆汁潴留胰液返流进入胆囊——刺激胆囊壁——胆囊炎。引起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是某些代谢原因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量增加,当其比例低于113以下时,胆固醇便沉淀析出,经聚合就形成较大结石;妊娠后期、老年者,血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及肝功受损者,也易形成结石;细菌感染除引起胆囊炎外,其菌落、脱落上皮细胞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胆囊内炎性渗出物的蛋白成分,可成为结石的支架。其他如胆汁的瘀滞、胆汁p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