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影响人际友善的三重关系及其现实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人际友善的三重关系及其现实解析.pdf

2017年 1月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Jan.2017 第38卷 第 1期 INNER M0NG0UA S0CIALSCIENCES Vol_38 No.1 DOI:10.14137/j.enki.issnl003—5281.2017.01.022 影响人际友善的三重关系及其现实解析 曾 琰 (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1620) [摘 要]人际友善关系问题在总体上属于现代社会的伦理秩序问题,即个体与共同体分离下的个体道 德意志与伦理精神的关系问题。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系都影 响着现代社会人际友善的形成。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际友善的贯彻落实 要立足于 “个体一国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之上,而这种关系逻辑也预示 了国家于人际友善实现的主导 地位。 [关键词]友善;关系;国家;个体;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17)01—0134—06 友善是现实社会人与人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 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境遇和实践样态。 友好、善 良的风貌。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伦理秩序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投射,友善总是与各类社会道 一 、 人际友善——现代伦理秩序问题 德现象联系在一起,如 “友好善 良”“助人为乐”“道 在人与人关系上的映射 德冷漠”等。基于此,人们总是将人际友善问题归 结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并狭隘地从人与人之 友善指的是人际交往中基于平等人格和 自由 间的关系视角来解决友善问题,这显然没有看到人 意志、通过善意和 良知所表现出的友好言行。本文 际友善问题的全貌。 所说的友善主要限定于人与人之间,故称为人际友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 善。按照常规的理解,当某人对他者实施友善行为 会关系作为他们 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 时,一种常见的心理就是—— “我为什么要对他友 们 自己共同的控制——不是 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 善”“我和他到底什么关系”。可以看出,友善产生 的产物。”…cP” 可 以说,人与人的关系 问题是现 的前提往往存在于个体如何看待 自我与他者关系 实生活的产物。作为伦理道德领域的特定现象,人 这一问题上,正如有学者将这一问题总结为他者的 际友善问题本质上是伦理秩序中普遍性与特殊性 “关系位置”l2问题。从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出发, 的关系问题,即现代社会发展中个体与共同体的关 可以把现代社会人际友善问题归结为陌生人之间 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 的友善问题,因为当下大家熟知的 “小悦悦事件 ” 系逻辑的现实境遇都影响着人与人的现实关系,而 “老人跌倒扶不扶”等现象揭示了不友善问题主要 上述影响人际友善的三重关系逻辑也契合了 “友 存在于陌生人之间这一客观现实。而基于血缘、地 [收稿 日期]2016—09—06 [作者简介】曾琰,男,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法学 博士。 134 缘基础上的交往现实也从正面印证了熟人关系对 是集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矛盾的主 于友善行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关系”是影响人 观法,必须要经过否定之否定到达 “伦理”阶段,以 际友善发生的重要依据。当然,如果将此表象 “关 此达到普遍与特殊、个体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