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俗文化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关系.pdf

蒙古族民俗文化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古族民俗文化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关系.pdf

第 4 3 卷 第 1 期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Vol. 43 No. 1 2017年 1 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Social Sciences) Jan. 2017 蒙古族民俗文化与 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关系 刘斯琴高娃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摘 要 〕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系统,是人类文明大河的两条支流。在社会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文化与经济得以相互融合。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文化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发展的 重要资源。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多重开发和综合利用蒙古族文化特色,为了推动整个东北亚经济健康快速的 发展,依托文化交流平台来达到经济合作的目的,从而实现特色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俄蒙;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7;F 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 0215(2017)01 — 0027 — 04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容很丰富,表 克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阿加布里亚特自治 现力多样,是蒙古人在生产、服饰、饮食、生活起居、 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等地;蒙古国 丧葬祭祀、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广 的蒙古族人口约二百八十万,主要分布在蒙古国的 泛流行的风气、习俗、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禁 中部和南部地区=1]。尽管蒙古族人口分布在三国境 忌等。21世纪以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为 内,却有着共同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 新时尚。蒙古人制作的产品具有天然、绿色的特点, 美兴趣、行为模式和风俗习惯。三个国家的政治关 符合新时尚的健康追求,进而形成巨大的市场潜力。 系历来稳定密切,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国提 为适应经济一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体现经 出的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倡议,获得了俄国和蒙 济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转 古国的积极响应,奠定了中俄蒙三个国家进一步发 化的互动关系,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展的政治经济基础® 。 发挥经济文化和文化经济的新功能,形成文化经济 一、蒙古族风俗文化的特点 力或文化生产力,从而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又是区 蒙古族风俗文化塑造着蒙古民族的精神、价值 域经济发展的载体,这就需要一定的地域文化与之 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种种行为模式。蒙古 配合与协调,进而支撑区域经济向着健康、向上、充 族与草原生态环境和谐依存的关系,体现出本民族 满活力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文化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代替性。因此,蒙古 中俄蒙三个国家是位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 族风俗文化被称为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草原游牧 家,地理位置相互舭邻,三个国家边境线长达四千七 风俗文化的经济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百多公里。中国的蒙古族人口大约五百多万,主要 (一 )天然和谐的秉性 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等 “食畜肉、饮乳汁、衣皮革、被毡裘、住毡制帐幕” 地;俄罗斯的蒙古族人口大约九十万,居住在卡尔梅 的游牧生活方式体现了蒙古人崇尚的“天人合一”的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