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阴阳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保护与研究.pdf
人文天下i2017年2月刊 总第90期
阴阳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保护与研究
杨 柳
地处山东鲁西南 的邹城 。现流传着 “阴阳板”这 连年功名不就,从而转入乡间成了一名礼仪先生 ,为
样一种民间舞蹈。作为求雨祭祀的阴阳板舞蹈相传 乡民举办红白喜事 。他手握一长一短两块木板,擅唱
已有 400余年的历史.体现了鲁南一带农耕民族 的 孝歌 ,成为行家 ,后来受汉钟离指点而得道成仙 ,他
神灵崇拜 、祭祀文化以及当地人们特有的艺术审美。 手中的木板也成为调节世间的 “阴阳之宝”,为纪念
阴阳板在传承中,从古时单纯的祭祀求雨活动,发展 曹国舅而起舞的娱乐形式也以阴阳板而命名。
成为不仅是为祭祀祈雨而跳、也在节 日欢娱时表演
的民间舞蹈 ,到当下已是大众 皆知的有标志性文化
代表意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表演形式 。
一 、 阴阳板的发展历程
山东 民间舞蹈是 山东历代舞蹈文化 的积淀 。悠
久精深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山东民间舞蹈。祭
祀舞蹈是山东民间舞蹈一种,远在五六千年前,山东
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已有了以舞娱神的 “巫”。祭祀
性舞蹈 ,在封建社会普遍存在 ,发展到晚清至民国时
期 ,山东特别是在山东农村 ,仍有祭祀舞蹈的活动。
叶涛的 《山东民俗》中总结:山东祭祀舞蹈大致可分
祭祖专用舞、祭神专用舞、祛瘟辟邪舞、求雨专用舞
四大类。由于北方干旱少雨,在古代祭神求雨是广
大 民众的一种习俗 ,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因各
地祭祀神灵 的习俗不同,而产生 了丰富的祭祀求雨 图 1 手持 “阴 阳板 ”的冒 国舅
的舞蹈形式。 “阴阳板”作为祭祀求雨舞蹈 ,现流传 二是相传古时某一年天旱无雨,人畜无饮,麦田
在 山东鲁西南的邹城,从乡村到城市,从广场到舞 焦透 ,恰巧有位 “仙人 ”到游历此,在八里沟转 了三
台,从求雨的祭祀到单纯的表演 .从民间而来再 回归 天 。然后在后面的山岭上搭了个棚子 ,在棚子的里
到 民间,它成为当下邹城人文化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 面.用高粱杆扎成文字与图案,又将一棵柳树一劈为
一 部分。 二 ,分给两个年青人 。两人赤足裸背在 “仙人”的指点
(一)阴阳板 的起 源传说 下,来回对击 ,同时围观的村民每人手举一根柳条在
阴阳板 的起源传说 ,在邹城当地有两种 .这两种 头顶不停挥舞,祈雨三天后,大雨倾盆而降,此时 “仙
起源都与仙人有关。一是相传八仙之一的曹国舅因 人”顺雨柱飞升消失空中。人们为纪念 “仙人”求雨之
★本文系2015年度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阴阳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的保护与研究”(立项号:1506187)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74
文化视界
1.第一代——第 四代传承人及同时期的阴阳板
发展状况
(1)第一代——第四代传承人
阴阳板作为一种求雨祭祀舞蹈 ,虽然 自明代万
历年间就已出现,但四百年来只在天旱无雨时跳 ,发
展缓慢,经艺人宋景东 (生于清朝同治年间)对其改
进后才逐渐广为流传 。首创阴阳板的那两个青年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