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极端生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极端生物

第五章 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极端自然环境(extreme natural environment): 指存在有某些特有物理和化学条件以及某些特有微生物的自然环境。 其中特有物理和化学条件:包括低温、高温、高压、强酸、强碱、干燥、高辐射、高盐和低营养等。特有的微生物包括:嗜冷菌(psychrophiles),嗜高温菌(thermophiles),嗜压菌(barophiles),嗜盐菌(halophiles),嗜酸菌(acidophiles),嗜碱菌(alkophiles),以及抗高辐射、抗干燥、抗低营养物浓度和抗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微生物。 嗜极端环境的微生物(extremophilic microorganism) 能适应生活在其他生物所无法生活的环境中: 有的能适应生活在火山周围温泉的高温条件下, 有的生活在地球两极地区的低温条件下, 有的生活在地球两极地区的低温条件下; 有的生活在深海的高压条件下; 有的生活在非常低或很高pH(pH0~3或pH10-12),或 很高盐浓度条件下。 第一节 在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在自然环境中温度是调节微生物代谢和生长活力的最重要因素,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生长速度、酶活力、细胞组分和营养需求而直接影响微生物细胞中的代谢反应。 嗜冷微生物: 可以定义为最适生长温度为15℃或更低,最高生长温度为20℃,最低生长温度0℃或更低的微生物。 主要为G-,而G+较少。主要嗜冷菌:假单胞菌属、弧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嗜纤维菌属。能在低温下生长的微生物不仅局限在原核生物,也有嗜冷的酵母菌、真菌和藻类。 一 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紫色细菌群以g亚群的各种细菌,能产生w-3多系脂肪酸,即DHA,总脂肪酸的含量为0.8-8.0%;在南极海冰中,嗜冷弯曲菌属菌株能合成异常的多烯脂肪酸、EPA和花生四烯酸。 二 高温对嗜冷菌的影响 1对物质运输的影响 在低温下,嗜冷微生物的细胞膜蛋白质和细胞膜具有功能,而在高温条件下,便失去功能。 2 对代谢速率和呼吸酶的影响 嗜冷菌的代谢速率相对比较低,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嗜冷菌的生长速率降低较快。另外,嗜冷菌的呼吸酶对温度很敏感,在20℃下便失活。这就是为什么嗜冷菌必须在低温下生长的原因之一。 3 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1)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2)破坏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4 对细胞结构的影响 1)破坏细胞壁 2)破坏正常的细胞形状 3)影响正常细胞表面上的电荷 4)影响细胞的渗透性 5 对细胞分裂、基因调控和RNA合成的影响 三 低温微生物适应低温的分子机理 1 通过信号转导使低温微生物适应低温环境 微生物可以通过信号转导来适应环境和培养基条件的变化,低温微生物也一样可以通过信号转导来感受环境温度的变化。 2 通过调整细胞膜脂类的组成来适应低温环境 3 低温微生物的蛋白质和蛋白质合成 4 酶结构上的适应 5 低温微生物通过产生冷冲击蛋白适应低温环境 6 热冲击蛋白的作用 Heat stress protein,HSP 7 RNA降解体的作用 degradosome 8 冷冻保护剂的作用 9 形成活的非可培养细胞 10 交叉的适应反应(interlinked adaptaive response) 11 抗冻蛋白的作用 四 嗜冷菌的应用 1 低温酶的用途 1)洗涤剂的添加剂 2)纺织工业用酶 3)食品工业 4)生物修复 5)在低水活度条件下的生物催化作用 2 其他方面的用途 * *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