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pdf
高 教 学 刊
2017年7期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 高 校 思 政
主体问性理论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周俊森
(福建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主体间性理论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皆是教育活动中独立而相互作用的主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二分关系模式进行解构,为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 了新的理论视角。通过探讨主体间性与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的理论契合,对新时期优化高校网络育人环境,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61—03
Abstract:Intersubjectivitytheoryemphasizesthattheeducatorandtheeducateearethemainbodiesthatare
independentandinteractedintheeducationactivities,anddeconstructstherelationalschemabetweensubjectandob-
jectinthetraditionalideological andpoliticaleducation,providinganew theoreticalperspectiveforthestudyofnet-
work—based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Thepaperhastheoreticaland practicalsignificance in optimizing the
network—based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in the new period,and improving the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inthenetworkbydiscussingintersubjectivityfittingwiththetheoryofnetwork-
based ideologicaland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intersubjectivity;c0Ueges;network-based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ffectiveness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当前的大学校园里 “无 客体(主体)之间的通融性@等代表性观点。
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高校大学生成为了新一代 “网 综合上述观点,主体间性 “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
民”的主力军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与统一陛,是处于交往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共同作用于客体而
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 构建的主体间的关系属性。”@
予以高度重视。 互‘联网成为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主体 间性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已为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世界的虚拟隐匿性以及
校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身份、年龄、职业差异的消除,在实现人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与人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模糊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定位 ,
明确要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出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 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 “主体——客体”的单向教育模
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网络作 式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平等的 “主体——主体”之间互动的关
为新兴的教育载体,其开放、自由、平等的特性已悄然改变了 系模式,契合了主体间性理论下所兴起的思想政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太空葛根的营养功能成分和淀粉理化特性评价.docx VIP
- 【2005-2023年】662有机化学历年真题(高清版).pdf VIP
- 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理念的设计与实践案例:2下-磁铁迷宫.docx VIP
- 2024北京东城区初二(下)期末英语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度卫生招聘考试(眼科学)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 2025北京东城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xx地铁钢轨探伤培训PPT.pdf VIP
- 山西省监狱局刑罚执行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4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手术室儿童科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