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的五段式教学过程思想及其现实性.pdf
第 1 8 卷 第 1 期 集 美 大 学 学 报 Vol. 18 No. 1
2 0 1 7 年 1 月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Jan. ,2017
孔子的五段式教学过程思想及其现实性
崔诚亮,杨 蜜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青岛2651〇6 )
[摘要]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形成了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段式教学过程思
想。孔子的五段式教学过程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它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我
们今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五段式教学过程;现实意义
[ 中图分类号] G 52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 -6 49 3 (2017) 01 -0 05 5 -0 4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后面凡出自《论语》的均只标注篇目)。具体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 言,就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创立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了比较完善 ( 《述而》)。道、德、仁都是孔子用以形容品德修
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教 养的基本概念,要学习者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
育思想。儒家后学将孔子的教学过程归结为“博 依于仁,然后方可从事一招一式的学习过程,方可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 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2]2°。
记•中庸》)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对孔子长期 在教学活动中,立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并结
教学实践的总结,“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 合自己的教育主张,“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
程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 三千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教学所用教
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 材是经其改编整理的“六书”(《诗》《书》《礼》
响” [1],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仍具有重要的 《乐》《易》《春秋》),这六种教材从政治、历史、
现实意义。 仪礼、音乐、社会风情、思想方法等方面反映了当
一孔子五段式教学过程思想的 时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古代的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 (礼、乐、射、御、
主要内容 书、数)的教育传统,要求学生广泛地学习“六
孔子倡导的学、问、思、辨、行五段式教学过 艺”的知识技能。“六艺”是孔子开设的实践性很
程,“既有一定的顺序,又有轻重缓急;既有学与 强的六门技艺,“六艺”之教具有文武并重、知能
辨、问与思、思与学、辨与问之间的内在关系,又 兼求的特点,其内容已涉及相当于今天的德育、智
有这四者与行的辩证关系。而整个教学过程,则以 育、体育、美育、军事教育等方面。这说明孔子对
行重” [2]118。这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教学过程理论 学生实施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他的理想是把学
的一个总结。 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一)博学 孔子一方面强调“学”为求知的主要途径,
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