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刘一明的哲学思想.pdf
浅析刘一明的哲学思想 文史 纵横
浅析刘一明的哲学思想
丁国琛
(刘一明文化研究会 兰州甘肃 730000)
【摘 要】 文章研讨清代著名内丹学家刘一明的哲学思想:刘一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把宇宙的本原归之为某
种物质;他强调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同时也阐明了阴与阳的辩证关系,体现 了刘一明流动生变的辩证法思想;刘一明认为唯有先知,方可后
行,即认识提供 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用来指导实践。
【关键词】 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
刘一明,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清代著名 内丹学家。刘一明将 是变化的意思。中国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阴阳两面,阴阳的
道家思想与儒家和佛家思想结合在一起,一生著作颇丰,著有 《阴 相互作用,形成无所不在的运动态势,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 的
符经注》 《修真辩难》 神《室八法》等著作,并留下了大量诗歌。刘 变易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中国人用流动的眼光看世界,认为
一 明的思想中有哲学意蕴,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法的 生命是一种流动不居的过程,有人将此形容为 水‘的智慧”’,“《周
观点,除此之外,刘一明对认识论也有一定的研究,研究刘一明的哲 易》的符号系统以阴阳为基础,由阴阳组合成八卦,由八卦叠合成
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对我们形成科学的世 六十四卦,无非就是为了表现生命永远在运动的道理。”
界观,并转化成实际的方法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 而刘一明提到的 “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来看刘一明的哲学思想:刘一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刘一明的辩 阴阳相推”就体现了变动不居的思想,这一思想反对用静止的、僵
证法思想及刘一明的认识论。 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而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和
一
、刘一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处理问题,对于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在 《阴符经注》一书中,刘一明写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 三 、刘一明的认识论
道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于此 刘一明曾经写道:“修真之道 ,穷理尽性至名之学也……否则不
而生焉。”这句话体现了刘一明对宇宙本原的探索。刘一明认为是 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 ,着空执相,非是修真,
道 “生育天地”,“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 乃是务假。”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刘一明认为知先行后,刘一明致力
物即于此而生焉。”阐明了宇宙的本原为道。 于修行,并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会贯通。
关于宇宙本原的探索,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都有自己的见解,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为道,在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这样的话: 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孔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 看来 ,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学习而后有知识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
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老子》第 学,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这样的人就真是下等了。而荀子
二十四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荀子认为: 则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而王充则认为宇宙的本原为 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荀子看来: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
气,“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 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
一 气。”张载 “太虚即气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 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知行关系问题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有了进一
西方比较著名的有伊奥尼亚派,其中泰利斯认为水是宇宙的本原, 步发展,程朱强调 “格物致知”,“重视知先行后,在学理思辩的基
阿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