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防控 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绿色防控 文档

2011年资福乡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及推广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扎实做好病虫害防灾减灾工作,持续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稻病虫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特制定本 防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以“防灾减损、提质增效、保障安全”为目标,以一贯务实作风和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做好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公共服务,加快推进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障 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水稻病虫为害总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粮食高产千亩示范片控制在3%以下。综合利用各种非药剂防治手段,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以及科学用药技术,为解决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全乡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样板。全程指导本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户使用各种优良、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对周边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可有效快速推动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植保技术优势和现有的专业化防治基础,加快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每个村建立1个以上标准化专业防治组织,使全乡的专业防治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很大提升,逐步解决病虫害防治和农村劳力紧张的矛盾,提高防治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全乡高效低毒农药使用面积达30%以上,绿色防控面积达35%以上,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产品安全品 质,改善生态环境 三、防治措施 (一)主推绿色植保技术 1、稻田耕沤治螟技术。在螟虫越冬化蛹高峰期。及时耕沤冬闲田和绿肥田,灌深水浸沤,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降低发生基数。冬种田收获后和早稻收割后及时耕沤,也有 一定灭螟效果。 2、选用抗病品种。早稻要选种抗稻瘟病,中稻要选种抗稻瘟病、稻曲病,晚稻要选种抗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 缩病的优良品种。 3、打捞菌核。近几年,纹枯病每年发生重,发生面积大。病害后期形成的菌核掉落在稻田里成为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病源。要重新推广打捞菌核这一传统技术,减少菌核数量,减轻纹枯病。具体做法是:春耕、夏耕沤田时,打捞浮于水 面的浮浪渣,然后再抛插秧。打捞的浮浪渣集中烧毁。 4、物理、生物等防控技术。一是灯光诱杀物理防治技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二是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仿生防治技术。三是稻鸭共栖治虫除草防纹枯病,保护利用天敌等生物生态控害技术。四是选用系列高效生物农药控制各种病虫技术。 5、秧田超级送嫁药预防分蘖期病虫技术。即在秧苗移栽前2~3天,倍量喷施防治螟虫、稻瘟病、稻蓟马以及稻飞虱等对路农药,以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危害。 6、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将预防稻瘟病的农药,与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农药混合一次喷施,达到一次施药预防多种病虫的目的。混合保穗药,早稻以防治稻瘟病、螟虫为重点;晚稻以防治稻瘟 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为重点。 7、减量用药控害增产技术。核心技术是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可湿性粉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2010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好,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具有增产效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治效益,值得大 面积推广应用。 8、高效低毒农药。 防治白背飞虱:噻嗪酮、噻虫嗪、吡虫啉。 防治褐飞虱:噻嗪酮、噻虫嗪 防治稻纵卷叶螟: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毒死蜱、甲维盐、 苏云金杆菌。 防治二化螟:甲维·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 酰胺·噻虫嗪、丁烯氟虫腈。 防治三化螟: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毒死蜱、毒死蜱。 防治稻瘟病:春雷霉素、三环唑、稻瘟灵。 防治纹枯病:苯甲·丙环唑(爱苗)、井冈霉素。 防治稻曲病:戊唑醇、晴丙唑。 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叶枯唑、噻森铜、噻菌铜。 (二)防治流程 1、水稻播种前,认真落实三项预防措施。 (1)淘汰感病品种,预防稻瘟病。淘汰抗性差、易感品 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2)稻田耕沤治螟。春季及早耕沤冬闲田、冬作物田 杀灭越冬螟虫,降低基数。在4月10日前耕沤完毕。 (3)搞好种子处理,预防稻瘟病。早稻种子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48小时,直接催芽播种,预防稻瘟病和恶苗病。中晚稻种子用咪鲜胺浸种后,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拌稻种2.5公斤(以干种子计),预 防蓟马、稻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2、晚稻秧田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从秧苗2叶1心期开始,每隔5~7天对晚稻秧田进行一次药剂防治,防治2~3次,对田埂上的杂草也同时防治,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