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照明技术(颜色)
电 视 原 理第三章 RGB空间与CMY空间的互补关系如表所示: 根据这个原理,很容易把RGB空间转换成CMY空间。由于彩色墨水和颜料的化学特性,用等量的CMY三基色得到的黑色不是真正的黑色,因此在印刷术中常加一种真正的黑色(black ink),所以CMY又写成CMYK。 ⑴孟塞尔表色系统:(美国的美术教育家Albert H. Munsell 1905年发表) 孟塞尔表色系统是由孟塞尔(1858-1918)创立的,它是一种采用颜色图册的表色系统,按颜色的三个属性即色调、明度和彩度进行分类,并以它们的各种组合来表示。 ①色调H(孟塞尔色调): 按红(5R)、黄红(5YR)、黄(5Y)、黄绿(5GY)、绿(5G)、蓝绿(5BG)、蓝(5B)、蓝紫(5PB)、紫(5P)、红紫(5RP)分成10个色调,每一色调又各自分成从0~10的感觉上的等距指标,共有40个不同的色调。 * * 主讲:刘红宇 第一节、颜色视觉 人的视觉器官不但能反映光的强度,而且也能反映光的波长特性。前者表现为亮度的感觉,后者表现为颜色的感觉。颜色是物体的属性,通过颜色视觉,人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 1)视网膜的颜色区 由于视网膜中央窝部位(黄斑区)和边缘部位的结构不同,视野的中央视觉主要是锥状细胞起作用,边缘视觉主要是杆状细胞起作用。所以视网膜不同区域的颜色感受性也有所不同。具有正常视觉的人,其视网膜中央窝能分辨各种颜色,是全色区。从中央区向外围过渡,锥状细胞减少,杆状细胞增多,对颜色的分辨能力逐渐减弱,直至对颜色的感觉消失。在中央区相邻的外周区,先丧失红、绿色的感受,视觉呈红、绿色盲。在这个区域里,眼睛把红、绿及其混合色看成不同明暗的灰色,而仍保持黄、蓝·颜色感觉。这个区域称为红绿盲区或中间区。在视网膜外周区更外围边缘,对黄、蓝色的感觉也丧失的是全色盲区。在这个区域内,只有明暗感而无颜色感,各种颜色都被看成不同明暗的灰色。 另外,视网膜中央部位(2°)被一层黄色素覆盖着。黄色素能降低眼睛对光谱短波端(蓝色)的感受性,而使颜色感发生变化。黄色素在中央窝的密度最大,在视网膜边缘显著降低。这就造成观察小面积颜色和观察大面积颜色的差异。 由于每个人中央窝的黄色素密度不同,不同人种的黄色素密度也不同,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晶状体变黄等因素,所以不同的人的颜色感受性也略有不同。 2)颜色辨认 颜色视觉正常的人,在明亮条件下能看见光谱的各种颜色的波长和其范围,见上表。颜色与波长的关系,除了光谱上的572nm(黄)、503nm(绿)和478nm(蓝)三点具有固定的关系外,其余波长,光的颜色都受该波长光线强度的影响,即一定波长的光,当强度改变时,所看到的颜色也改变。改变的规律大致是:强度增加时,都略向红色或蓝色变化。光谱颜色随光的强度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贝楚德—朴尔克效应。 3)、辩色原理 感光细胞中的感光色素 (photopigment or visual pigment) 有4种,其一在杆状细胞上,余三在锥状细胞上。所有感光色素均具有视蛋白(opsin)及发色体(chromophotric group,为维生素A衍生物)。不同的视蛋白具有不同的光谱吸收率。最早证明人眼视网膜中具有三种感光色素者为1964年两组美国科学家之研究。 视紫红质(rhodpsin):杆状细胞之视色素,含有暗视白(scotopsin)及维生素A1醛(retinene1),使人具有暗适应之视色能力。视紫质(iodopsin):锥状细胞之视色素,含有明视白(photopsin)及维生素A1醛(retinene1),使人具有明视觉。 据波马克与达特诺之研究,视细胞对光的敏感度在光谱上高低不一,呈曲线分布。 三种锥状细胞:r, g, b r细胞或R细胞:最高感度点在红(橙)色区564nm处 g细胞或G细胞:最高感度点在绿色区534nm处 b细胞或B细胞:最高感度点在蓝色区420nm处 杆状细胞:最高感度点在绿色区约500nm处 第二节 颜色的特性 1)彩色三要素 颜色可分为无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它们可以排列成一个系列,称为黑白系列。白色、黑色和灰色物体对光谱各波长的反射没有选择性,故称它们是中性色。彩色是指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彩色有三个要素(特性):亮度(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⑴亮度(明度):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在同样照明条件下,依据表现为白色或高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