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比方为作文增加灵气和色彩
让“比喻”为作文增添灵气和色彩
单 位:新密市米村镇茶庵小学
姓 名:袁学义
[内容摘要]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可感,模糊的东西清晰可见,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比喻”的语言实践训练和在作文时的尝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对“比喻”的功能认识不能流于肤浅,甚至与作文训练脱节。我们在作文教学和实践训练中,应强化“比喻”教学,强化“比喻”的实际语言训练,既要凭借教材,落实“比喻”教学的环节,又要注重积累,丰富“比喻”的生活之源,这样才能让“比喻”为我们学生的作文增添灵气和色彩。
[关键词]比喻 途径 运用 积累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语言苍白、想象匮乏。究其根源,问题在于缺乏“比喻”一类形象生动的语言。如果学生在作文时,能恰当地使用一些精彩的“比喻”,无疑会为他们的作文增色不少。而我们教师对“比喻”的功能认识又流于肤浅,甚至与作文训练脱节,因而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作文里,出现了“弯弯的月儿是我梦中的小船”、“像晶莹的珍珠”、“山路窄得像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树叶。”之类的妙句,在我们深感由衷的喜悦和欣慰时,不也同样让我们有品味大家时的那种“沉浸醲郁,含英咀华”而唇齿留香的感觉吗?可以肯定地说,“比喻”的语言实践训练和在作文时的尝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学生的作文园地里,应是一个争奇斗艳、情感丰富的世界。而“比喻”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独具一格的优势。如果没有比喻,我们的话语将会失去灵气和色彩。我们在作文教学和实践训练中,应强化“比喻”教学,强化“比喻”的实际语言训练。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的能力,让“比喻”为我们学生的作文增添灵气和色彩呢?
一、凭借教材,落实“比喻”教学的环节。
打开小学语文书,仿佛来到了一个形象的世界。不管是自然界的湖光山色,花鸟虫鱼,还是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无不形象逼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比喻,对小学生认识抽象的事物,体会深刻的道理,理解深厚的感情,起了重要的化解作用。
1、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林海》一文时,抓住这几句比喻句来引导学生体会的。
①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这是暗喻(“是”为比喻词),喻大兴安岭林木之多。把起伏的“群岭”比作林海的“波浪”,使“静”物富于“动”感,构成了极为生动的画面。此外,“林海”,即“森林的海洋”,本体是“林”,喻体是“海”,省略比喻词,这种修饰性比喻也属于暗喻。
②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落叶松的海洋”也是暗喻(同时兼有“夸张”意味),极言落叶松之多、松林面积之广,与课题“林海”二字紧紧扣合。
③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作者把拟人和比喻融合在一起。首先作者赋予大兴安岭以美女的思想行为:“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这是拟人。冒号后面既用拟人,又用比喻:“青松作衫,白桦为裙”是暗喻,比喻词是“作”“为”;“绣花鞋”比喻“山野花”,本体“山野花”未出现,没有用比喻词,这是借喻;“穿”是人的行为,属于拟人。这些拟人和比喻的连用和兼用,十分熨贴传神,把大兴安岭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活灵活现的形象美感。
又如我在教《麻雀》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句比喻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比喻非常新奇,说明老麻雀几乎是垂直地俯冲下来,重重地跌落在猎狗面前。这样的比喻有助于学生理解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技巧和形式,会影响作文的效果和社会效益;好的技巧和形式对内容的点缀会使学生作文更添摇曳的姿彩。但是,过份地在文中堆砌“比喻”一类的技巧和形式就是单纯地追求词藻的华丽,给人哗众取宠的印象,也就是说,技巧和形式服务于文章的内容,正如老舍先生指出:作家在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如此人物,如此情节,如此地点,如此时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样说”,对于文章中“比喻”的应用也同样应注意语境,注意文章的内容,注意技巧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2、由浅入深,尝试运用“比喻”作文。
例如:我在上作文课时,让学生尝试描写快乐的情绪。快乐的感觉每个人都经历过,在作文中通过比喻表达这个普通的情绪,可以使读者更重视你的感受,也更能体会你当时的心境。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快乐得像一个小孩(因为孩子无忧无虑);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快乐得像水中的鱼;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快乐得像吃饱的猴子……只要是合理的、可以联想的、自然而且踏实的,我都赞同。我鼓励学生尝试以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做简单的比喻,要是掌握了简单的比喻技巧,有意自我挑战向创意挺进的同学,也不妨尝试复杂的比喻。如:①、以“时间”为本体,造几个意义相关的比喻句,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