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计算部分.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计算部分解读

(三)污水管道的敷设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在管线综合时,应首先考虑污水管道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②由于污水管道渗漏的污水会对其他管线产生影响,所以应考虑管道损坏时,不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或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要求见管线综合部分;管道顶部允许作适当压缩。 ③管道的埋设深度指管底内壁到地面的距离,通常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不越过5m; ④管道的覆土厚度是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最小覆土厚度由所在地区的冻土深度、管道外部荷载、房屋连接管的埋深等确定。 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废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 平行道下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通常最大覆土厚度不宜大于6m;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理想覆土厚度为1一2m; ⑤在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起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一般是每条管道的起点。这些控制点中距离出水口或污水厂最远的一点,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点。一般是该排水管道系统的最高点,是控制整个系统标高的起点。在规划设计时,尽量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控制点管道的埋深。如:增加管道强度,减少埋深 ;填土提高地面高程以保证最小覆土厚度;必要时设置泵站,提高管位等。 三、城市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平面布置后方可进行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合理经济的选择管道管径、坡度和埋深 水面平接:污水管道水力计算中,上下游管段的水面高程相同。同管径管段往往是下游管段的充盈深度大于上游管段的充盈深度,为避免上游管段回水而采用水面平接。在平坦地区,为减少管道埋深,异管径的管段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 管顶平接:上下游管道的管顶内壁位于同一高程。可以避免上游管段产生回水,但增加了下游管段的埋深。一般用于不同口径管道的衔接。 管底平接:下游管段的管径小于上游管段的管径,而不能用上两种连接方式时。可防止下游管段的管底高于上游管段的管底。 城市污水管道一般都采用管顶平接法。在坡度较大的地段,可采用阶梯连接或跌水井连接。 原则:下游管段的水面和管底部都不应高于上游管段的水面和底部。 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雨水管渠系统布置 (一)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规划的内容 地面径流 :降落至地面上的雨水,部分被植物截流、渗入土壤和填充洼地,其余部分沿地面流入雨水管渠和水体,这部分雨水称为地面径流。 雨水管渠系统任务: 及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 二、雨水管渠水力计算 (一)设计参数的选择 1、暴雨强度公式 降雨量——降雨的绝对量,用深度h(mm)表示 降雨强度——某一连续降雨时间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 i 表示。 暴雨强度公式(1): 暴雨强度公式一般采用下列形式(2): 2、重现期 暴雨强度的频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的机会,以N(%)表示。 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以P表示,以年为单位。 强度大的暴雨,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长即重现期长 强度小的暴雨,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短,重现期短 规范规定,一般地区重现期为0.5 ~ 3年,重要地区为3~5年 3、集水时间 降雨历时:连续降雨的时段称为降雨历时。 设计中通常用汇水面积最远点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的集水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对管道的某一设计断面,集水时间t由两部分组成 : (1)、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点的地面集水时间t1。 (2)从雨水口流到设计断面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t2 4、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ψ: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5、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 确定降雨强度i或q、径流系数ψ、排水面积F,即可计算管段的设计流量 为什么要规定最小管径? (1)一般污水管道系统的上游部分流量很小,若根据流量计算管径也将很小,而管径小极易堵塞。 (2)采用较大管径可选用较小的坡度,使管道埋深减小。 污水管道在管径、坡度、高程、方向发生变化及支管接入的地方都需要设置检查井,考虑到检查井内上下流 管道衔接时应遵循相应的原则 (二)、管渠的衔接 1)、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埋深,降低造价 2)、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3)、不允许下流管段的管底高于上游管段的管底 (二)、管渠的衔接 (三)、污水管道在街面上的位置 i ——降雨强度(mm/min) t ——降雨历时,即连续降雨的时段(min) h ——相应于降雨历时的降雨量(mm) 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点的地面集水时间t1 从雨水口流到设计断面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t2 集水时间计算公式 : 式中:t1受地形、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和街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为5~l5min。 m:为折减系数,规范中规定: 管道用2,明渠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