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一位可亲可敬老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痛别一位可亲可敬老人

痛别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4月29日早八点多,马平川发来私信告知陈忠实老师逝世消息时,我正准备启程去安康。面对微信上“今晨七点四十左右,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因病在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作者注:应为74岁),中国当代文坛一颗巨星陨落。”的文字,我先是一愣,继而怀疑是否谣传?便相继拨通马平川和诗人马召平电话,希望能证明这消息是误传而非事实。然而这时,微信朋友圈已有官媒证实:一代文学巨擘、我尊敬的文学前辈、《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 这些年,我原本已经习惯了日见平静地送一位又一位亲人和朋友赶赴黄泉路。然而消息被证实的一刹那,我还是忍不住心中一阵剧痛、头脑一片混乱。肃立片刻,我忍住泪水,转过身来,朝遥远的白鹿原方向连鞠三躬,并在心里默默祈祷陈老师一路走好! 我与陈老师相识,缘于我的长篇散文《走进大秦岭》 2007年10月,《走进大秦岭》出版后市文联筹划搞个首发式和研讨会,想请雷达老师来天水给我撑撑门面。不巧,时间临近,雷老师因公脱不开身,提出他可以帮我请贾平凹或陈忠实参加。贾老师和陈老师都是秦岭山中诞生的大家,我自然求之不得。第二天,雷老师来电话说陈忠实答应来天水参加我的活动,让我直接跟陈老师联系 当时,我与陈忠实老师无片纸之交,心想陈老师可能碍于情面答应了雷老师,我贸然联系,人家肯不肯接电话?事情会不会有变故?犹豫再三后,我诚惶诚恐地拨通了陈老师电话 意想不到的是,电话里听到陈老师那瓷实而富于刚性的关中口音时,我忐忑不安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从语音上我能感觉到,这是一位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可亲的前辈。电话里,陈老师让我给他寄一本书,说:“我得先读读作品,看了书才有发言权。”那时,距市上确定的时间只有一个多礼拜,我答应托西安朋友送书给他。但当我提出到时候请他带夫人一块来,单位派车到西安接他时,陈老师却直言拒绝说:“不了不了!就我一个人。我坐火车来,没那必要。” 几天后的2007年12月21日,陈老师果然一个坐着火车到了天水 在火车站,接站的天水日报社社长张智明再次表达让他一个人旅途颠簸的不安时,陈老师哈哈一笑,说:“没啥没啥。娃娃把我送到车站,一觉睡醒已经到了,感觉还在西安一样。” 也就是那次活动上,陈老师从张智明手中接过聘书,担任了天水日报社文学顾问。第二年,陕西电视台准备拍摄八集纪录片《大秦岭》邀我做撰稿,后来才知道是陈忠实和叶广岑推荐的我 从此以后,我和陈老师交往日渐频繁。每次到西安,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到他在西安石油大学的工作室坐坐,代朋友请陈老师题写书名或带朋友向他求字,只要提前约定了,陈老师从未爽约 那几年是中国书画市场火到疯狂的时期,但陈老师给自己立了个规矩:给文友题写书名分文不取,却很少为商业店铺题写商号。2009年5月,我和张智明社长从四川返回途中路过西安,请陈老师一块吃饭。谈兴正高时,陈老师接了一个电话,刚说了几句突然提高嗓音吼了两声“我不写!我不写!”,啪一声挂断了电话。末了,他告诉我们说打电话的是广东一位商人,要买他的字。一次,西安朋友要我帮他给一位做魔芋生意的老板写几个商品盒上用的广告语,并答应按字付钱,我一张口,就被陈老师拒绝了。他说生意人要的是他的名,不是要他的字。不像文学作者,特别是基层作者写一本书不容易,所以凡是给作者写书名他不仅有求必应,而且分文不取。过了不久,天水一位酷爱文学的朋友和我一块找陈老师写字。字的内容和数量电话上已经告诉了陈老师,聊天过程中陈老师了解到这位朋友也是苦难中熬过来的,且对文学非常执着、热爱,不仅给了鲜有的优惠,还签名送了一大堆他的书。临走,朋友又看上了写好的一幅6尺整张,陈老师告诉他那是给别人写的。最终,陈老师还是没有抵抗住我朋友的死缠硬磨和殷勤真诚,哈哈一笑说:“拿走吧,谁叫我和王若冰是朋友呢!” 2010年春天,报社新任社长王小熊提出去西安看望陈老师,顺便把应该给陈老师的顾问费付了 去西安之前联系时,陈老师说如果你有事到西安,来坐坐可以,如果没事就不要专程来了。到了西安寻找吃饭地方时,西安日报社总编室主任曹军华建议订在西安美院附近的荞麦园。他说荞麦园是西安文化名人雅聚之所,饭店给陈老师、贾平凹、刘文西各有一个包间,只要请他们,什么时候都能订下包间,而且饭菜不贵,氛围很好 荞麦园是一家陕北风味餐馆,不仅装修充满陕北情调,有唱陕北民歌的民间歌手助兴,饭店给我们预留的包间还挂着陈老师的字。下午六点一分不差,陈老师自己坐车来到了饭店 那晚参加聚餐的还有诗人娜夜、三色堇和另外几个想见陈老师的西安朋友,原本只能坐10人的包间挤了十二三人,社长觉得不好意思,陈老师却说:“这样好,热闹!” 菜是地道的陕北菜,酒是天水带去的本地酒,陈老师兴致很高,频频举杯,喝了两瓶啤酒,一桌席吃了不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