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四川藏区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docVIP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四川藏区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四川藏区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四川藏区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四川藏区寺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内部陈列的各种古代雕塑、壁画、文物等具有不可再生性,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藏区寺庙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大部分位置偏僻、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藏区寺庙消防工作事关藏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藏区寺庙消防工作事关维护民族内部团结、藏区社会稳定和繁荣 关键词:社会管理;藏区;寺庙;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310-02 作者简介:李克建(1981-),男,湖北公安人,硕士,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消防管理、治安学 四川藏区主要包括甘孜和阿坝两个州,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宗教在藏区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刻的影响。四川藏区教派众多,有格鲁、宁玛、萨迦、觉囊、噶举等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和藏族本教,形成了寺庙分布较广、教派较齐全、僧侣众多、影响较大的显著特点。目前,阿坝州登记在册寺庙292座,其中藏传佛教及本教寺庙253座,分布于阿坝州12县,在册僧尼总数2万余人。甘孜州依法登记的藏传佛教寺庙515座,僧尼4万余人。当前寺庙已成为人们观光、朝佛的圣地,在寺庙内开展相关的法事活动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寺庙成为了当前藏区活动频繁、人员密集的场所之一。但是因为寺庙本身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同时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也不尽合理,因此寺庙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率较高。如2012年11月26日,阿坝县格尔登寺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过火面积65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造成死亡2人的悲剧。因此,做好藏区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刻不容缓,这事关藏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藏区贯彻执行,事关藏区的稳定与繁荣 一、四川藏区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各部门缺乏有效联动机制 当前,四川藏区大部分寺庙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明确。除少数重点寺庙外,其余寺庙普遍存在“四无”现象,即无消防工作组织机构、无消防管理人员、无志愿者消防队伍、无工作制度。[1]由于寺庙内部不易确定消防法律责任与义务,导致寺庙消防安全制度与措施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松懈。同时,消防行政执法部门在对寺庙开展消防安全工作时未能较好的与文物、民宗、统战、旅游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导致掌握的信息不全,制约了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道路交通不便,消防通道不畅 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四川藏区寺庙点多、线长、面广,大部分寺庙建于高山深谷或偏僻牧场,远离城区或集镇,有的寺庙距离县城上百公里,加之道路交通不便,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力量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极易酿成大灾。如昌列寺位于甘孜州马尔康镇昌列山上,距梭磨河河谷(317国道)垂直高度900多米,海拔3400米,道路盘旋崎岖,消防车很难快速到达;江宫寺位于阿坝州红原县查尔玛乡查功村,距县城180多公里,道路崎岖,泥泞不堪,如若发生火灾,消防车至少需要4-5个小时才能到达,将严重影响救援时间 (三)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除新、扩建的寺庙外,大多数寺庙修建年代早,基本上都在百年以上。寺庙的建筑大多是土木或石木结构,其横梁、隔墙、支撑柱、墙板、屋架、地面等构件大多为木材,没有涂刷防火涂料,因此耐火等级非常低。同时,寺庙的建筑间距小,彼此相互毗连,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火烧连营,造成重大的损失。由于寺庙经常举行相关的仪式,庙内存有大量的唐卡、经幡、幔帐、哈达、蒲团等易燃织物,装饰物品多,火灾荷载大,极易引发火灾。如阿坝州的泽布基寺有500多年历史,主体为木质结构,由于目前正在扩建施工,堆放了大量木板、油漆等可燃物,潜在火灾风险大 (四)消防投入少,消防设施匮乏 由于四川藏区经济薄弱,地方财政收入不足,消防经费投入有限。据调查,阿坝州大多数寺庙每年用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经费不足30万元,导致寺庙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器材设备配置和火灾隐患整改资金缺口较大。加之大多寺庙自给自足能力较弱,消防设施投入较少,消防设施严重匮乏。如全州292座寺庙中配备了灭火器材的仅有104座,但其数量还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小火酿大灾 (五)用火用电频繁,电气线路陈旧老化,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寺庙内的生活用火和宗教用火频繁,经堂、殿堂内点有大量酥油灯、长明灯,且距经幡、绸缎等易燃织物非常近,加之僧人及游客随处烧香拜佛,用火极为不规范。另外,多数寺庙使用大功率灯具照明,电暖设备取暖,且电气线路在木质构件上布线未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