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近远期效果探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近远期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近远期效果,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3年生存率;对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18%,局部复发率为7.69%,远处转移率为6.41%,3年生存率为83.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5.64%、16.67%、11.54%、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Chemotherapy;Endometrial cancer;Complications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40%[1],其中50~60岁的绝经女性是高发人群,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2],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治疗。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国外以腹腔镜手术进行分期,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或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选择性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已有较多报道。相关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可以切除足够数量的淋巴结,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方面与开腹手术相似[4]。通过腹腔镜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新型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近远期效果,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癌症分期标准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有关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5],其中Ⅰa期42例,Ⅰb期36例,Ⅰc期39例,Ⅱa期23例,Ⅱb期16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为37~61岁,平均年龄为(46.62±1.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5~64岁,平均年龄为(47.02±1.0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体重指数(BMI) 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81.05±3.16)分,心理功能评分为(83.59±4.0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6.42±4.68)分,物质生活评分为(80.11±2.71)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6.64±2.05)、(70.94±3.11)、(72.58±2.51)、(71.39±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7] 柳书勤.开腹与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17-118.
[8] Murkes D,Lalitkumar PG,Leifland K,et al.Percutaneous estradiol/oral micronized progesterone has less-adverse effects and different gene regulations than oral 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in the breasts of healthy women in vivo[J].Gynecol Endocrinol,2012,28(2):12-15.
[9] 施春明.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与化疗的疗效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9):2066-2068.
[10] Baker J,Obermair A,Gebski V,et al.Efficacy of oral or intrauterine device-delivered progesti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with atypia or early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