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凸显问题被广泛关注,本文认为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从企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层面入手,规范企业伦理,规范科研工作者的科技伦理,加强政府对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引导和监管,加大伦理道德教育,从而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科技伦理
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食品是所有动物的第一生存需要,人类亦不例外,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其地位不可疏忽,在漫长的历史上,有多少征战都主要是为了一个“食”字。在古代,人们都以“社稷”二字来代表国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既然老百姓都把食物当成无尚崇高的天一样的尊敬,而“食”在我们的历史进程中又确实起着载舟覆舟的重要作用,那么在人们已经能够在月球行走的今天,我们的食品状况又如何呢?
打开电脑,随便打开一家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食品”或“吃”等字词之后,结果与之最多的关联词便是“安全”、“中毒”、“事件”等字眼,其数量之多和问题之大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毒大米、瘦肉精等等,这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人们谈食色变。这也就不难得出,为何近些年国外奶粉、食品等代购市场如此火爆
中国食品不仅失去了国内消费者的信任,还失去了国外一些国家的认可,曾经一位欧盟代表当众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如此讲道:“你们中国的肉类产品就不是给人吃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并非只有“中国制造”存在问题,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早在1858年,美国纽约就发生过毒奶粉事件,这次问题奶粉导致超过五万三千名婴儿受感染,至少四名婴儿死亡[1]。在此之后,美国奶粉也连绵不断地出现过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2013年新西兰可瑞康奶粉因涉肉毒杆菌乳粉被召回,再次触痛了许多消费者的神经,许多父母不仅议论,究竟还有没有安全的奶粉?
现在,食品安全成为政府、民众和媒体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常用词组,“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为许多人的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只要谈起这一事件人们仍然心有余悸,拥有“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品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的知名大企业顷刻间灰飞烟灭,我们相信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法律自有公段,但是在法律之外,更触动人们思考的是企业的道德责任竟如此淡漠,食品安全事故形成的原因可能会有多方面因素,但企业缺失社会责任是最能触动人们神经也最难让人容忍的,可以说这件事几乎触碰到了人类的道德底线,然而现实却是此类原因形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却依然存在,并且到了很多行业的潜规则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被认为是一种纯粹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私利的经济人,而且追求私利的经济人,往往表现为追逐利润的资产者。”[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市场的代替物,其本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在这样的理念下,企业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单一的,即只是人们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也就不免出现了某些企业不惜以牺牲伦理道德为代价以追取更多的利润
但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织,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义务。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一次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词,针对当时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哈佛大学法学院多德教授提出公司对雇员、消费者和公众负有社会责任。在此之后,又有形形色色的学者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理论。里基[3]斯蒂芬[4]1956年,日本在实践中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1983年底,美国宾夕法尼亚洲首次授权公司董事决策时应该考虑股东以外团体的利益,在此之后,其他州相继制定类似的法律规定。[5]1999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提出了“全球契约”计划,呼吁全世界企业遵守有共同价值的标准,实施一整套必要的社会规则,其目的是促成世界级公司能够认识自己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6]200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7]
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成为共识,任何企业盈利的前提都得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置其社会责任完全于不顾,甚至连基本的道德都撇至一旁,只要是符合市场运作的“游戏规则”,存在一些潜在安全问题也是可以冒险一试的。回顾之前国内外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有相当一部分原因都是这些企业只重视经济利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