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会保护东涌河-绿色力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机会保护东涌河-绿色力量

二零一年月日 最能突顯這些問題的莫過於香港河流的保育。香港大部分河流的下游已發展成市區,原本天然的河流就變成防洪渠,為市區提供兩大服務:排洪和排污。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做法。 顧名思義,防洪渠應可防止水浸,但政府實在過分倚賴這設施。天然河盆內的植被和土壤,在暴雨時可吸收和阻延雨水從地面流入河道,舒緩洪水的水勢和水位。但是市區的石屎地面不能滲水,暴雨時不能吸收雨水,而且沒有植物的地面又不能阻緩水勢,雨水從平滑的石屎地面迅速湧入防洪渠,使洪水水勢更大。當市區不滲水的石屎面積愈擴大,暴雨時水勢和水量就愈大,最終使防洪渠滿溢泛濫。元朗新市鎮就出現這個情況,元朗市的面積自七十年代以來以倍數擴展,元朗明渠(即山貝河)於九十年代不勝負荷,一場暴雨水淹元朗市。之後政府花費五億多元興建元朗排水繞道以解決問題,但元朗的市區和郊區不斷石屎化,加上氣候變化使暴雨雨量更大,擴建的防洪渠系統未必能消除元朗市日後的洪水威脅。 另外政府又容讓城市產生的污水流入渠,在人口密集的市區製造一條又臭又黑的坑渠,這種「污水伴都市」的發展模式,政府似乎樂此不疲。城門河就是好例子,八十代發展沙田時,城門河變了一條污水渠,收納工商業廢水和人畜糞便,就連政府也把淤泥傾倒入內,弄得沙田臭氣董天。政府各部門花了二十年時間,耗費可能達億多元才使水質有明顯改善,但問題到現在尚未解決。 政府最近提出的「東涌餘下發展計劃」,建議把東涌新市鎮向東和西面擴展,範圍覆蓋整個東涌河下游和河口。本會在傳媒多番呼籲和去信特首和有關的局方和署方,力陳保護東涌河的重要性和好處,以及政府河流工程的弊處,可惜得不到官方積極的回應。東涌河是香港難得剩餘未被大規模破壞的天然河流,生態富饒,水質清澈,景色優美,假日遊人絡繹不絕。如果政府對保育天然河流的態度不改變,則東涌河將會一命嗚呼。 為了不再愚莽地破壞了一條大好的天然河流,然後又要大花納稅人的金錢去善後,結果只是一條美化的坑渠,我們促請政府採用一個較整全的「河盆管理」政策去保護東涌河的水文系統: (一) 儘量不要在東涌河進行河道工程,其天然的河道和河口不應有任何規模的改動,以保存各河段、河床、河堤和河口的自然地貎和底質,及其河道和河口的天然走向; (二) 規劃東涌河河盆的土地利用時應顧及河盆的透水性、天然景觀及生態; (三) 河盆應保留足夠的植被; (四) 不可將污水或已發展地區的地面徑流排放入東涌河道或河口,以保護水質和生態。 香港在保護環境的問題上,已經錯過了許多造就發展與保育共存的機會,還不斷產生對立與矛盾。我們促請政府以科學的態度去規劃河盆的土地利用;以長遠眼光去處理防洪和河流污染問題,讓天然河流、發展及人類的需要並存。就「東涌餘下發展計劃」,本會已聯同其他環保團體去信特首,希望政府能保護東涌河及河口免受發展破壞,環保團體正期待與政府一同磋商如何避免在發展時破壞了彌足珍貴的東涌河。 鄭睦奇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 刊於二零一年月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 新聞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