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脑油中链烃环烷烃与芳烃的工艺开发
石脑油中链烃环烷烃与芳烃的工艺开发
报告人:陈云
2012.11.11
主要内容
研究背景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进度安排
4
1研究背景
石脑油(naphtha):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
石脑油中链烃与环烷烃含量高,芳烃含量较少,辛烷值低
烷烃是最优质的乙烯原料,作为重整原料成芳性最差,辛烷值最低;
环烷烃作为乙烯原料,具有中等水平的乙烯收率,但作为重整原料非常理想;
芳烃作为乙烯原料,不易裂解且易造成炉管结焦,但是很好的重整原料
从原料组成看,石脑油既是重整装置的主要原料,也是优质的乙烯装置原料,因此对石脑油的优化利用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我国石脑油优化利用的现状
目前我国石脑油的加工流程主要有:
汽油型石脑油加工流程
高辛烷值汽油
芳烃型石脑油加工流程(BTX流程)
苯甲苯二甲苯
我国原油偏重,石脑油收率较低,长期以来存在乙烯裂解与催化重整争原料的问题,为满足乙烯装置的原料供应,催化重整装置开工不足,同时为降低乙烯裂解炉的结焦率,通常将石脑油进行加氢或抽提流程后再进行利用
主要缺点:
(1)加氢流程未对石脑油进行分离即送入加氢装置,对芳烃的利用不彻底
(2)抽提流程主要是将石脑油中的芳烃进行进行分离,抽余油中含大量环烷烃,进行乙烯裂解时会加剧裂解炉结焦
石脑油优化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萃取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主要是利用分子筛吸附
如美国UOP公司的MaxEne工艺及美国UCC公司开发的Isosiv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提出的“分子管理技术集成优化石脑油资源”概念,采用5A分子筛固定床4塔并联吸附过程,并耦合乙烯裂解与催化重整工艺
萃取分离技术
芳烃含量大于70%时宜采用萃取精馏,芳烃含量低于70%时宜采用液液抽提
萃取分离技术成功工业化的较多
如以甘醇类为溶剂的Udex法,
以环丁砜为溶剂的Sulfolane法,
以DMSO为溶剂的IFP法,
以NMP为溶剂的Arosolvan法,
以NFM为溶剂的Formex法和Morphylex法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以环丁砜为溶剂的抽提精馏分离芳烃技术(SED)
吸附分离技术与萃取分离技术相比,抽余油中正构烷烃含量更少,分离更彻底,但目前工业化程度较小
萃取分离技术种类多,工业化程度较好,但萃取剂的选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显著,且存在分离不够彻底的问题
2研究内容及意义
目前尚无石脑油原料优化利用的完整工艺流程,本课题的意义是提出一种新的流程:萃取分离,实现石脑油中链烃、环烷烃及芳烃的优化利用
通过萃取分离,将石脑油分成富含烷烃的抽余油和富含环烷烃与芳烃的抽出油,再经水洗、汽提、精馏等方法,将抽出油与萃取剂进行分离,建立完整的工艺流程,实现石脑油的优化利用
创新点
进行工艺模拟计算时,需要提供萃取剂与关键组分(环烷烃、芳烃)的交互作用参数,但目前绝大多数环烷烃与萃取剂的交互作用参数缺失,必须依靠实验提供相平衡数据拟合参数
故课题整体可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部分和模拟部分
2.1实验部分
进行液液相平衡实验获得相平衡数据
液液平衡数据的测量采用液液平衡釜
利用气象色谱仪对实验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所需主要实验仪器:
液液平衡釜
气象色谱仪及色谱工作站
精密温度计
多功能恒温水浴(油浴)振荡器
精密电子天平
液液平衡釜
(1)可选择的萃取剂有环丁砜(sulfolane),N-甲酰吗啉 (NMF),二甲基亚砜(DMSO),N-甲基吡咯烷酮 (NMP),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
萃取剂的最终选择由实验结果决定
(2)石脑油成分复杂,实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物质作为研究对象:
芳烃:苯,甲苯
环烷烃: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
大多数有关相平衡的文献都集中在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二区)
the Journal of Chemicaland Engineering Data(二区)
Fluid Phase Equilibria(三区)
对环烷烃与链烃的相平衡研究较少,对芳烃与环烷烃或链烃的液液相平衡研究较多
1)Measurement of (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目的和要求.ppt
- 直接铜盐蓝.PDF
- 目的背景详细资料.PDF
- 相关公式电容与静电场.PDF
- 直流电网革命与超导直流输电.PDF
- 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贵州省地质环境信息网.doc
- 相位与约瑟夫森效应及其在超导中的应用-中国物理C.PDF
- 盾构过钻爆返空推工艺及质量控制-建筑机械.PDF
- 监测技术在堡镇隧道极高地应力段施工的应用.PDF
- 相转移催化机理.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