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病的研究综述病理剖析及治理对策.pdf
总 32卷 第 3 期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Vol . 32 No . 3
2016年 6 月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un . ,2016
城市病的研究结述:病理剖祈及治理対策
• 程 娟 ,徐邓耀,宋慧洁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四 川 南 充 637009)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凸显的城市病制约着我国城市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城市病及其防治已经引
起学术界普遍关注。本文就城市病的源起、概念和表现、病理、治理对策进行梳理探讨,认为城市病的产生主要是
由城市规模无序扩张、规划管理不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体制机制弊端以及城乡失衡引起的。针对城市病产生原
因提出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及统筹城乡发展五个方面来治
理城市病,以期为城市病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病;源起;病理剖析;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465(2016)03-031-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惰性[4]。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口无
1978年的17. 92%上升至2015年的56. 10%,城 序聚集、资源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房价居高
市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城镇化进程 不下、安全形势严峻等城市病正给中国城市健康
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人口膨胀、交通拥 带来潜在风险[5]。《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
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城市病”。愈演愈烈 2002》首次提出:城市病要“以发展克服城市病、
的城市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负 以规划消除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 ”的宏
面影响,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亟需治 观理论[6];重新进行城市规划,改善城市发展格
理。本文就城市病的源起、概念和表现、产生原因 局,打破现有政策约束,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
及治理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作简单述评, 城市病[7]。
以期为城市病的治理提供参考。 二、城市病概念及表现
一、城市病源起 1. 城市病概念。城市病即城市的“病态”,它
“城市病”一词最早发源于工业革命后期,当 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些消极的、不利
时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来形容英国“城市 的现象和后果[8]。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城
病”[1]。简•雅各布斯[2]撰写的《美国大城市的 市化的一种伴生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或实现
死与生》是关于城市病研究的重要著作。相比而 城市化后,城市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经济、心理、环
言 ,我国有关城市病的研究出现较晚 ,1980年吴 境等病态现象的总称[10]。从社会学角度看,城市
友仁[3]关于城市化问题的讨论拉开了研究的序 问题是都市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个
幕。谷迎春(1989)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 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即都市社会
与社会内在不适应而导致的诸多城市“病”,如: 的弊疾或病态[1]。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病是城
城市空间上的“滞胀”、关系上的冲突、制度上 市化进程中由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聚集而引起
,收稿日期:2016 -03 -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充市社科院重点项目“南充大城市病”研究(NC2013A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