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明清文人画中浪漫主义情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明清文人画中浪漫主义情怀

浅谈明清文人画中的浪漫主义情怀   摘 要:明清时期,一些文人画家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夸张变形的造型、意念化的自然来抒发主观理想和表达唯美真淳的审美追求,表现出更加抒情化、理想化、个性化和自由化的艺术特征,与浪漫主义主观抒情、张扬个性、自然为美、崇尚真我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许多作品也不同程度的折射出了浪漫主义倾向,充斥着浪漫主义情怀 关键词:明清时期;文人画;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62-01 浪漫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表现对主观理想世界的向往、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用奔放热烈的形式语言、夸张个性的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热爱自然、崇尚自然、自由率真的追求自然之美;崇尚真我、毫不媚俗的审美追求,即主观抒情、张扬个性、自然为美、崇尚真我。中国古代文人画,一直注重个人精神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表露,到了明清时期,一批文人画家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夸张意象的造型、意念自由化的自然来表达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这种重主观抒发,张扬个性的审美倾向和推崇自然,崇尚真我的追求在明清发展到了极致,出现了唯情,唯个性是尊的审美信息,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情结。可见明清文人画在审美追求上与浪漫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化、地域、时间的不一致性,并没有掩盖住它们在浪漫主义精神追求上的偶合。所以我们说,尽管浪漫主义概念的提出是在18世纪的西方,尽管在中国古代没有浪漫主义的美学概念,但浪漫主义的美学形态却始终存在。由此,我们便可以将浪漫主义与中国古代艺术现象联系起来 一、主观抒情之浪漫主义倾向 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感情的抒发,通过自然形象寄予个人的情感,常用象征、隐喻、比拟等表现手法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明清文人画也强调抒发个性,追求画外之意,经常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怀 明清时期很多文人画家多选用四君子题材,以梅之傲洁、兰之馨香、竹之挺拔、菊之傲霜的自然属性,通过物象所体现的精神,象征高尚的人格品质。明代唐寅在《秋风纨扇图》中则以年老色衰的美人隐喻自身,暗示失意潦倒的一生,同时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清代八大山人画上签名,“八大”连缀,“山人”连缀,写成似哭似笑二字,隐喻对现实哭不得、笑不得,隐藏着亡国之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则用竹声比拟民间疾苦声,表明画家将自己对劳苦大众的关心都寓情于画面的墨竹之中。这些作品借助象征、隐喻、比拟的手法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倾向。这种对于内心情感的挖掘,使得东西方思想界的认识不谋而合,例如西方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所描绘的那位举着三角旗的半裸女人,就体现出了画家自身对精神自由与意志坚定的竭力追求,是一种借物象征的浪漫表达 明清文人画家追求浪漫主义性情,作品表达出异常强烈的个人感受,无论是沈周融入很强主观感受,以景抒情的山水作品,还是文徵明寄托雅趣、志向和友情等深刻思想的抒情山水,到唐寅运用比拟、隐喻手法表达一位失意文人不满、失望的直露的感情书写,到项圣谟《大树风号图》中借物抒情,运用象征寓意表现人物无限情思,再到扬州八怪、四僧崇尚着重主观世界抒发,无一不表现出明清文人画所蕴含的主观抒情、抒写性灵的浪漫主义倾向 二、张扬个性之浪漫主义性情 在艺术形式上,浪漫主义的特征是十分鲜明的,那就是用热情夸张、新颖出奇的艺术效果来烘托艺术主题。而明清文人画不管在造型、构图章法还是笔墨运用上都极尽迸发出了张扬自由,不拘一格的浪漫主义性情 在造型上,不拘古法,夸张变形的处理绘画对象,如明代仕女画家陈洪绶的《仕女图》,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仕女,个人风格明显,仕女的头大而身子短,独树一帜,人物造型古雅而又奇倔,几何化强烈,将抽象性、装饰性以及表现性大胆地应用于绘画创作之中,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散发着浪漫主义个性张扬的独特魅力。清代八大山人富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他追求夸张变形的造型和险怪的构图,如《鱼鸟图卷》、《荷石水禽图》等,他画的鸟常梗着脖子或白眼向人,呈现出一种蔑视之意,他画的鱼常张大嘴巴呈仰视状,呈现出一种不平之气。这些题材被八大山人演绎成一个个象征性的符号,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穿行于画面中,诉衷情怀。这些夸张变形又拟人化的神态,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苦楚与隐忍,与西方浪漫主义画家戈雅《加普里乔斯》里的夸张变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构图章法上,常出现奇特的构图,巧妙的章法,但是却可以在个性独特之中见真性,如明郭诩的《琵琶行图轴》,诗文《琵琶行》占据了画幅三分之二的篇幅,人物形象则简约明了,提升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清代郑燮的《墨竹图》在构图上更有独到的地方,竹子分左右两组纵列,顶天立地,他在中间略布几丛竹叶,在竹子中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